汽车转向转向轮为什么能自动回正?倒车时回正作用是如何产生的?

汽车的车轮之所以能够在转向后自动回正,主要是因为转向轮定位在起作用。汽车的转向车轮、转向节和前轴三者之间的安装具有一定的相对位置,这种具有一定相对位置的安装叫做转向车轮定位。由于大部分车辆的前轮是转向轮,所以也称前轮定位。前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主销内倾、前轮外倾和前轮前束四个内容。在这四项内容中,主销后倾和主销内倾对转向轮自动回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来看看什么是主销后倾

从车辆侧面看,主销轴线(车轮转向的中心轴)并不是完全垂直于地面,而是略向后倾斜,主销轴线与垂线之间的存在的夹角便是主销后倾角。主销后倾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并力图使转向后的车轮自动回正。

主销后倾的存在使车轮在转向时,与路面接触的轮胎胎面左右两侧及轮胎侧壁会发生挤压变形,产生反向的作用力,使车轮产生自行回正的趋势,主销后倾角越大,车轮的行驶稳定性越好,回正作用越明显,但是相应的转向时转动方向盘也就越费力。主销后倾角一般不大于3°。

回正力矩的产生:如上图所示,主销有一定的后倾角,使主销延长线与地面的交点a向前偏移了一段距离l,转向后地面作用在车轮上的侧向力FY对主销形成一个转矩,该转矩具有使前轮回正的作用。

再来看看什么是主销内倾

从正前方看去(即横向平面内),车辆主销轴线与垂线也存在一定角度,且上端向内倾斜,这便是主销内倾,主销轴线与垂线间的夹角便称为主销内倾角。主销内倾的主要作用是使前轮自动回正、使转向操纵轻便以及减小转向盘上的冲击力。

由于主销内倾角的存在,使得车轮转向时的趋势是车轮整体下移,但是由于我们日常行驶的铺装路面均为硬质路面,因此呈现出的效果就成了:转向时,车轮会抵抗重力将车头抬起,而当转向力消失时,车轮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回正。主销内倾角越大,这种回正作用越明显,但是角度过大也会造成轮胎的过度磨损,这个角度通常在5-8°之间。

主销内倾与主销后倾都有使转向轮自动回正、保持车辆直线行驶的作用,那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主销后倾的回正作用与车速有关,而主销内倾的回正作用几乎与车速无关。因此,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后倾的回正作用大,而低速行驶时主要靠内倾起回正作用。此外,直线行驶时,转向轮偶尔受到冲击而发生偏转时,也主要靠主销内倾起回正作用。

汽车在倒车时,速度一般都很低,此时转向轮回正主要是主销内倾在起作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