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惯了高端车再开低端车是什么样的体验?说不会开车了也不过分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概意思就是从勤俭的生活步入相对奢侈的生活,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过惯了相对奢侈的高水准生活,再想过回简单的生活,在很多人那里是非常难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身家千万的创业者明明还有百万现金,但是还会出现自杀的情况,其实说白了就是那种落差感受不了。当然在开车的时候也是一样,平常开惯了那种10万以下的低端车,偶尔换上一台四五十万以上的高端车,是很容易上手的;但是如果开惯了四五十万的高端车,偶尔开一回低端车,真是各种的不适应,那么开惯了高端车,再开低端车,到底是什么样的体验呢?

首先是表面的东西,其实对于现在大多数的10万以下的低端车来说,配置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对于大量的10万元以下合资品牌来说,整体表现就很差了,比如我们开惯了高端车,在很多方面的自动化都比较高,比如无钥匙进入/启动,座椅记忆,自动大灯,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等等,这些配置用久了,就变成了一种习惯。

所以开到没有这些功能的低端车时,总是会被人说成装那啥,比如小编,小编的车子带有无钥匙进入/启动,所以开门的时候,只管用手拉开车门就行了,但是到了没有这项功能的车时,就会忘了按遥控钥匙,死劲的拉车门,被别人笑话。或者是进入车内,总是找不到调整座椅的拉杆,因为习惯了电动座椅,再或者就是进入隧道之后,感觉怎么比平常黑了这么多,原来是忘了开大灯,平常开的车都有自动大灯,可能这些表面的东西,就是一种差距。

其次,便是整车开起来的感受,对于大多数的中高端车型,尤其是到了四五十万起步相对高端的车时,几乎所有品牌的产品底盘调校都是比较优秀的,所以不管是SUV还是轿车,对于车辆的侧倾控制都是比较到位,而且底盘的舒适性和完整性也是比较高的,以一个相对较高的速度过弯或者经过坑洼烂路时,整体驾控体验和舒适性都是有保证的。

但是突然换到了低端车上,就有些不适应了,很多情况下,低端车的底盘调校和它们的价格一样,比较入门,所以开惯了高端车,再开低端车,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整个车开起来感觉比较“零散”,没有那种厚重感,而且开车不能太快,稍微一快,就能明显的感觉到车子比较飘,尤其是10万级别的SUV产品,如果开惯了高端车,再开这种车型,很有可能就是感觉车子很不趁手,甚至感觉有翻车的风险。

当然除了底盘的区别,就是整车的那种精致感上的差异,到了四五十万的高端车上,整体的用料、装配、静音性表现都会比较好,再加上车内高级音响的加持,开起来的感觉也更加的舒适和静谧。

但是到了低端车上,很多产品由于用料比较低端,装配不过关,所以整车的廉价感很强,车内会伴随着很多的车外噪音和异响,这种感觉可能是在高端车上很少出现的。

再次就是动力的感受,对于大多数四五十万起步的高端车产品来说,几乎起步都是2.0T发动机,而且大多数产品的发动机调校的数据比较高,而且和变速箱的匹配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调校,所以在驾驶层面,动力的输出相对来说可能更加的符合驾驶者的意图,动力比较充沛,加速也比较线性。

但是对于低端车来说,可能大多数装配的都是小排量发动机,这些发动机的数据也有很好的,比如就有10万国产汽车将1.5T发动机的最大马力做到178匹,但是整体来说,10万元以下的汽车产品要么是手动挡,要么是自动挡的入门级变速箱,手动挡就不说了,很多开惯了高端车的人,几乎都忘记了手动挡怎么开,而这个级别的自动挡,开起来要么换挡速度慢,要么伴随着比较强烈的顿挫感,总之就是没有那种得心应手的动力感就对了。

最后一点就是面子问题,可能你平常开高端车的人,对于其他低端车的用户并没有任何鄙夷或者瞧不起,其实也就是自己到了这样的消费阶段,没有了那种骄傲感。

但是开惯了高端车,再开低端车,车外的好车呼啸而过,自己的车踩油门光吼不走,车内还伴随着很多的异响,车辆底盘松松垮垮,这种面子上的不忿和气愤一下子就出来了。

总而言之,从高端车突然换到了低端车上,对于很多人的适应能力都是一个考验,当然我们在这里的评论完全建立在产品的不同对司机形成驾驶习惯的改变,并不存在开好车的人瞧不上低端车用户的意思,这一点一定要重点强调。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