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量渐微的造车新势力,还能否有回天之力?

8月刚过,汽车圈里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成都国际车展。不过在这国内四大展之一的成都车展,却鲜有听闻造车新势力们的声音。作为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成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仅从全国第二的汽车保有量就足够特别,更别说年轻化、网红化造就下的蓉城颇为开放的接纳度。按道理,成都车展应该是属于新品牌、新势力们躁动的舞台;却不料,造车新势力们却基本都哑了火。

逐渐销声匿迹的造车新势力们,究竟是在筹谋?还是挣扎?

大致能找到的缺席原因:

对于造车新势力们而言,目前在还未解决生产能力的时候,最需要的东西就是“声量”。无论是好的坏的,只要有人知晓,可能就有机会翻身做主人。也正是如此,广州、北京、上海三大造势车展,要想有奔头的新势力们都不会缺席,往往还想着做个主角。

成都车展有些例外,立足西南的它近年来越发声势浩大,但其最主要的能力还是体现在“卖”上面。对于暂无可售车型的新势力们而言,喊得欢但拿不出来就成了极为尴尬的事情。

同时对于蔚来、拜腾这类的,有的忙于融资上市,有的不去车展玩点路演;倒还有些躲着车展的意思。唯独去了车展的威马,倒显得有些小尴尬;车展前几天就遭遇了车辆起火,现场也只有不断阐述一番三电技术的安全性。同时诸如小鹏汽车这类的大咖级新势力,新车预售一年却迟迟不上市发售,去车展更有些给自己添堵的意思。于其如此,不如避战免灾;少些热度,修养一番静待广州车展。

问题出于何处?

近年来热度高涨的新势力们,为何突然都想安静下来?笔者整体一番,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

其一,疯狂烧钱的造车新势力们迟迟没办法将理想搬上台面,另起炉灶花费了巨额资金后却仍难有成效。诸多新势力融资都纷纷超过500亿,高热度无法转变收入;这类车展费时耗力,更会带来巨大花销。宁愿少些喧嚣,寻求转机。

其二,近来不少的新能源车型已经纷纷投产上市,但这其中鲜有造车新势力们的动作。无法解决PPT到量产的实质性成果,也让造车新势力们不再具有完整的话语权。更多的发言空间被一些大佬企业的新能源车型把控,诸如北汽、比亚迪、长安、长城等都有所进展,且更为实际。

其三,国家补贴的退坡,仅仅只有两年不到的时间,这对于新势力们而言,无疑是一个通往生与死的门槛。第一阶段,国家大力扶持的“油改电”补贴,盘活了不少新的车企;倘若后天政策结束,起步较晚以及发展较慢的一些新势力们,恐怕就要面临倒闭的风险。

未来还有回天之力?

即是如此境况,对于小鹏、蔚来这类的车企而言,都是没有回头路可言的。如同小鹏曾经公开表示过:规模量产车型比车辆造势以及发布,难度大上几倍,在资金乃至时间上的难度更是难以想象。

也正是因为如此,已经隐隐有着不少的造车新势力们在寻找好的东家,以求在品牌价值还有一定存在感的时候卖个好价钱,或是谈个好条件。依附于传统的整车企业,无疑这是盘活它们最直接与简单的一步棋。但如此行为,却也偏偏同新势力一词背道而驰,有些莫名的荒唐感。

至于其他,除非有技术性突破一举成为“特斯拉”级大佬,不然就只能靠着融资苦苦支撑;到了最后,剩下来的新势力终究有着自己的小领域。但蚂蚁撼象这类的事情,恐怕还缺少实例证明。

最后来说

汽车整车市场的饼很大,但能吃到的人却不在多数。造车新势力们本就诞生于新市场环境下,想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占的一席之地,也显得困难重重。对于诸多新势力品牌来说,未来能活下来,可能才是成功的基点;如今而言,少说话多做事可能还更为实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