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新能源汽车之路,我国能否在这弯道上快人一步

我国是一个汽车大国,但不是汽车强国,过去不是,现在也不是,未来.....

在传统燃油车方面,我们和西方国家相比“晚了西方国家一百年”,技术落后,自主品牌虽有,但是缺少核心技术,路上车辆虽多,但是眨眼一看,几乎全是国外品牌,国产几乎没有。如今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各国起点相同,这就意味着中国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

中国自2009年出台“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以来,新能源整车规模代表产业链的综合水平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包括82万辆的年汽车产量,同比增长58.7%和374亿瓦时的全年动力电池产能,同比增33%(2017年数据)。

近几年来,政府陆续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是直接给厂商进行补贴,这样可以提高厂商对新能源投入的积极性,减少企业的资金压力,虽说后来报道有个别企业出现骗补的行为,政府在这一块也加大了监管,但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依然是很坚决的。二是给车辆购买者补贴优惠,在使用方面,新能源汽车拥有更多的路权,不摇号、不限号,基础设施充电桩也越来完善,所以很受用户青睐。

从目前的大的趋势来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上是排在了全球第一,但情况并不是那么乐观。

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件电池,我们是生产使用大国,但技术并非世界一流,储能仍然不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很快,主要原因在于政府施加了影响,巨额补贴、积分制等等,而国外的一些车企,政府并没有强制企业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传统燃油车摇号、限号严重,给新能源汽车良好的发展契机。

实际上我国的额新能源汽车技术上并没有部分车企或媒体宣扬的那么厉害,想要实现弯道超车并不容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