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叔教你购车入门知识,从此买车不再迷糊!

十一黄金周将至,除了过节的喜悦,大家已经开始着手为家庭为自己准备购买一辆新车,购车不同于买衣服和家电,是一个需要理性和规划的消费项目,对于喜欢车但又不太懂车的老铁,肯定对一些专业名词耳熟能详,比如非承载式车身、汽车通过性、涡轮迟滞,但让你说出它们准确的含义你可能就一知半解了。

在购车之前了解一些汽车的专业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起码在买车的时候不会被4S店忽悠,同时也为了帮助很多不太懂车的老铁,能尽快的搞清楚这些最核心的知识,才能为后续购车打下基础,下面车叔就从消费者在买车时,最关注的几个参数讲解一下,希望对老铁能够有所帮助。

车身尺寸

这是我们在买车时最关心的一个参数,一部车除了好开顺畅外,空间和外观也是消费者在买车时考虑的,而车身尺寸直接与此相关,车身尺寸和看一个人的三围身高一样,车也有自己的三围尺寸,那就是长宽高,通常使用的单位是毫米(mm),按照车身尺寸大小可划分为,微型车,小型车,紧凑型车,中型车,中大型车和大型车。

在买车时要了解一款车的空间,除了车身尺寸数据外,还要关心轴距。轴距是汽车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轴距的长短直接影响汽车的长度,进而影响车的内部使用空间,一般来说,距离越长的车,车内空间就会越大,当然了,这也受车身设计,驱动方式的影响,一般的家用轿车都为前置前驱,所以轴距越长会使后排的空间越大,现在各汽车厂商对于车身规格的标注,基本上都统一了,如车身总长、轴距、轮距、前悬、后悬等,有些参数如车身总宽、总高会略有不同。

功率/马力/扭矩

选车的时候,尤其对动力性能有要求的老铁们,自然不会忽视这三个数据马力、功率、扭矩,其实马力和功率可以理解成相同的概念,1匹马力≈功率0.7千瓦,它们的结果是相同的,就是数值越大,相同情况下车辆的极速越快,就像是1.5匹的空调没有3匹凉的快,但不同的是,最大功率的输出出现在某个转速点,比如一辆车的最大功率转速在5000rpm,高了低了都不是最大。

而扭矩是区间,就像我们经常看到某款车的最大扭矩输出范围1500rpm-5000rpm,在相同情况下功率越高,可以简单理解为车的极速就会越高。而提速快不快或者脱困能力强不强,主要取决的就是扭矩了。当然,这种说法是有前提条件的,因为除了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以外,汽车的变速箱、车重、风阻以及轮胎等等因素都会影响汽车的动力表现。所以如果是同一辆车,所有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装一台功率扭矩更大的发动机,无论是加速或是急速,都会要比功率扭矩数据更小的发动机表现的更好。最终的结果就是,发动机功率决定着车子的最高速度,而车子的加速能力与扭矩有关,但最终还是取决于功率。

汽车通过性

汽车的通过能力是评价一台汽车性能好坏的重要项目,专业上汽车通过性的定义是这样的,在一定车载质量下,汽车能够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和无路地带及各种障碍的能力,称为汽车的通过性。通过定义可以很显然的看出,通过性对于通过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越野车尤为重要。

汽车的通过性是对越野车的基本要求,需要它能够克服各种路况条件,现在的很多人把城市SUV当做了越野车,其实根本不对,城市SUV除了底盘高一点之外,其它的性能还有待提高,因为评价汽车的通过性能是多方面的如汽车的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半径与横向通过半径、接近角与离去角、最小转弯半径等,这些参数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汽车通过高低不平地带和障碍物的能力,绝不仅仅是底盘高这一点就能决定的。

非承载式车身

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有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这种车架一般都是矩形或者梯形的,布置在车身的最底部,平时是看不到的。在老司机心中使用非承载式车身的汽车才是硬派的代表,非承载式车身结构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底盘形式,在早期几乎所有汽车都采用这种结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非承载式车身的缺点暴露出来,其中之一是重量大,车架本身就很重,而车身和车架又是两个独立的部件,所以整体重量就更大了,用的钢材多,成本也会相对较高,所以如今接触的非承载式车身车型比较少,多数是专业越野车和载重货车领域。

对于家用车来说,非承载式车身最大的问题就是车身重量太大,车内空间利用率也比较低,因而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取消了非承载式结构中独立的刚性车架,整个车身成为一个单体结构,这就是承载式车身,所以除开专业越野的领域,越来越少人能够接触到这种车辆了,现在的承载式车身已经成为主流。

溃缩吸能

最早的汽车溃缩设计,使用在1959年的某型奔驰轿车上,如今大多数汽车上几乎都具备这些典型的吸能设计,这就如同中国自古传承“以柔克刚”的武术哲学,汽车也是通过自身“软”使车身结构在撞击力的作用下进行合理地诱导变形、断裂,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软”才能在碰撞时更好地保护车内的驾乘人员。

汽车溃缩吸能是指在车头到驾驶室之间,用不同强度的金属材料,从车头开始,设计成阶梯式强度不同的区域,在发生碰撞时,最脆弱的车头先发生溃缩变形,其次是第二段,第三段~~~在依次溃缩变形中,为乘客提供一定的缓冲时间。它的目的是在发生碰撞时用产生的动能变形来吸收碰撞时的冲击力,以降低乘客可能遭受到的最大损害,如今在世界各国的汽车行业,溃缩设计,已经成为了衡量一辆汽车安全与否的重要依据。

风阻

车叔相信很多老铁在买车的时候都会考虑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其实,汽车油耗除了车身自重、发动机技术以及排量等指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就是汽车的风阻系数,汽车的风阻系数经常被老铁们忽略,其实风阻是个非常重要的参数,风阻系数,又称空气阻力系数,是计算汽车空气阻力的一个重要系数,它关系到车辆行驶时的噪音、油耗、稳定性等重要问题。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是汽车行驶过程中遇到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外力,据权威测试表明,当车辆以80km/h的速度前进时,60%的耗油是用于克服风阻消耗;当车辆以200km/h前进时,85%的油耗是用于克服风阻。一辆车的风阻系数每降低10%,至少能降低7%的油耗,而百公里加速将可能提高23%。如今大多数轿车的风阻系数在0.28-0.4间,流线性较好的车风阻系数可能仅有0.25左右。 在节能的前提下,选车当然应该选风阻系数低的车型。

车叔总结

现在汽车的品牌是越来越多,每个车的参数也都特别多,其实有好多参数是没有用的,因为那些纸面上的数字都是浮云,在日常开车时几乎体验不到那些数据的存在价值,我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看几个主要的参数就可以了,在这里车叔建议大家在选车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实际的需求来进行选择。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