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60万的大众标兰博基尼,你受得了吗?

你们还记得那辆专门被315点名“心脏进水”的大众途锐吗?其实我也不晓得为什么那么多质量问题的车不说,偏偏要跑去说途锐。其实途锐发动机进水这不过是配件问题,换配件就能轻松弥补;但有些车型是硬件问题,反倒偏偏没被点名。

不过被点名的途锐也已经是过去式了,因为马上第三代途锐要来了。在辉腾停产后,途锐成了大众最高端的车型。

售价接近60万的途锐,其实已经触碰到奥迪Q7、宝马X5的区间。尤其在同为MLBEVO平台的Q7,基本拥有比途锐高一级的品牌溢价,所以新一代途锐要如何突破定价困局呢?

顶级平台的途锐

其实说到MLBEVO平台,就不得不提新途锐的运动定位了。我们暂且抛开其他变量不提,就平台而言,途锐在运动定位上是有着极强的天生基础。

MLBEVO平台可以说是运动SUV平台的尖子生,不仅是Q7、卡宴,就连兰博基尼Urus也源自这个平台。之前我们在介绍新卡宴的时候就说过,它变得十分运动,犹如一台“拔高的跑车”。而Urus似乎是要把这个属性放到最大。

平台不能真正决定一辆车的好坏,但平台是一台车的基础。就好比同为篮球运动员,A拥有姚明的身高,而B则只是潘长江的身高。

我们不能否认B通过自己异于常人的努力,或许也能成为一位优秀篮球运动员;但明显即使A付出一般般的努力,也比B更有成绩。但如果A胡吃海喝,还从不训练,那他身高优势可能就没了。

这就是平台不能决定车好坏,但依然十分重要的原因。而途锐明显是有天生优势的种子选手。平台的优势让它底盘表现很有高级感。

低等平台的车型就如这样……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美得千篇一律,丑得千奇百怪”,这句话放车上也同样适用。灵魂怎么样先不提,至少平台的“美”谁也不会拒绝。

此前,在第二代途锐的时候,它还是一个拥有强大越野能力的“络腮胡子大汉”,但新途锐似乎更热衷于挖掘自己的运动型,从而成为一个专攻城市的“西装绅士”。

老途锐与新途锐

有些人可能会指责它的“退步”,但我的观点则是,在城市化的今天,铺装路面才是主要驾驶场景。越野性能的退化其实是为了更加的乘坐品质和驾驶质感,这也是新途锐最大核心变化。

抓住了这个核心,我们便能清晰地抓住途锐的改变方向。

大众种子选手的努力

为了往运动SUV转变,单单靠底盘是不够的。新途锐在我看来与卡宴有很多相似的努力,这些黑科技才是它性格转变的最大助力。

首先,很多人对SUV能运动这个命题就持怀疑态度,一辆重心那么高的SUV凭什么运动,就跟一个厨师凭什么去拉提琴?但新途锐还真解决了这个问题。

解决方法为电子防倾杆,它能通过电机主动增加一侧的防倾杆的扭转刚性,便可做到为车身提供充足的支撑。重心高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这里插一嘴,有暴力驾驶需求的,这个配置很重要。

其次,对于乘坐品质来说,悬架的重要性犹如女生的大长腿。新途锐悬架采用前后五连杆独悬,加上空气悬架的技术,悬架足够坚韧,车身稳定性很强。

而且空气悬架能根据路况改变行驶品质,比如高速时空气弹簧变硬,便可提升稳定性;路况较差则使空气弹簧变软,提升舒适性。

不过我觉得空气悬挂最大的优点是“贵”……

为了配合运动性的主旋律,途锐还搭载了四轮转向技术,这个技术的作用依然是提升转向时的稳定性。

以及最最后我经常说的,想要运动先瘦身。新途锐的改变是采用铝合金材质和高强度钢材结合,比例一半半吧!这个改变主要成果是降低了106kg的重量。

谈运动不提车重就是耍流氓,这个改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简单来说,新途锐靠四大提升:防倾杆+四轮转向+空气悬挂+减重,让它真正转变成了城市型男。

写在最后

外观内饰这方面我就不打算说太多了,见仁见智干脆就看图吧!

不过就如最开始说的,途锐的定价比肩Q7的问题,大众也做出了应对。除了配备3.0T+8AT组合外,国内还将引进2.0T混合动力版本。它的意义自然是为了拉低售价。

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新途锐不搭载防倾杆、空气悬挂这类科技配置,而只是买个入门版本装逼的话,途锐的品牌溢价还是跟BBA有所差距的,这样的话还真不如直接选择Q7。

运动型SUV是如今SUV的前进方向,虽然舍弃越野性能对很多人来说是不可原谅的,但车企更考虑的是市场的方向。

目前途锐最可悲的倒不是被豪华品牌挤压,而是更多人不愿提起它了。作为产品,有时候被人喷都比被人遗忘来得强。途锐确实是一台好车,但无疑也是火不了的一台车。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