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着欧洲血统的中国车

随着近年来国内汽车厂商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汽车消费市场的日渐成熟,消费者在购买车辆时不再单纯的只考虑一些进口或合资车辆,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深受消费者青睐,其中不乏一些有着欧洲血统的中国车。譬如,本文的主角MG(名爵)与LYNK&CO(领克)。

MG(名爵)

品牌历史·源自英国的百年运动基因

MG全称MorrisGarages,成立于1924年,是一个创立自英国的汽车品牌,公司早年间以生产MG系列敞篷跑车而闻名,当时的MG跑车以独特的设计、做工精细和性能优良而深受消费者追捧。1968年,MG汽车公司并入英国利兰(Leyland)汽车公司,但仍然保留了原有的名称以及商标。到了21世纪的2000年5月,MG与另一个英国汽车品牌罗孚(Rover)合并成为"MG罗孚汽车公司"。2005年7月22日,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收购了英国MG罗孚汽车公司及其发动机生产分部,同时合并成为南京名爵汽车有限公司。一直到2007年的4月,上汽集团全面收购了南京汽车集团,自此,MG汽车正式并入上汽旗下。

(上图为名爵的八角形徽标变迁史,其灵感取自欧洲教堂的穹顶,寓意散发贵族传统的气质与灵性)

“社会主义改造”后的新宠儿

进入中国市场后接连的失利让名爵意识到要俘获消费者的心,必须要作出改变了。改,怎么改?首先就是要明确自己的品牌定位,源自血液里的运动基因以及英伦的设计风格对年轻消费者肯定是有不少吸引力的,那就打造针对年轻市场的车吧。一段美好的开端大多是始于颜值,那么其次就是要让外观更加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喜好。最后就是价格了,年轻的消费者往往事业刚刚起步,合理的价格也是他们购车时看重的点之一。

于是,在2017年3月4日,名爵首款小型SUV—名爵ZS正式上市。不得不说ZS是懂消费者的,上市之初便推出了一系列促销政策,与此同时,7.38万元-11.58万元的“亲民”价格也为其俘获了大量粉丝。自2017年3月上市来,当年的月销量超过7000辆。自此,名爵汽车也让人们看到了复苏的势头。

(名爵ZS)

打铁要趁热,名爵ZS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年11月全新名爵6正式上市。“6秒级动力总成、36米级制动系统”、全系标配XDS弯道动态控制系统、9.68万元-13.28万元的售价区间,以及一系列服务和金融政策的推出,使得消费者在获得良好驾控体验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合理的价格与优质的服务。自2018年9月以来,月均销量达8000辆的成绩便是消费者对其最好的认可。

(全新名爵6)

时间来到今年的9月份,名爵全新紧凑型SUV—名爵HS正式上市。名爵HS是上汽名爵首款采用光影肩线设计的车型,该车大胆的采用了纯形面设计,用光影和曲线来勾勒出车身的流线结构变化,营造出独特的“MG式”性感。独特的造型加上丰富的配置,使得新车一经上市便取得了多方好评。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车在市场上的表现不会令我们失望。

(名爵HS)

LYNK&CO(领克)

品牌历史·中国汉子与北欧媳妇的“混血儿”

LYNK&CO中文名领克,是由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合资成立的全新汽车品牌,其产品定位对标一线外资品牌。领克基于由沃尔沃汽车主导,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联合开发的CMA中级车基础模块化平台打造,于2016年10月20日在柏林正式发布。领克汽车产品由坐落于哥德堡的吉利汽车欧洲研发中心和哥德堡设计团队负责研发与设计,并与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共享制造基地,同时所生产的汽车也按照与沃尔沃一致的质量标准以及制造工艺来要求。

(上图为领克产品标志)

含着金钥匙出身的“贵公子”

2017年11月28日,领克首款车型—领克01正式上市。新车一经上市就受到了大量消费者的追捧,因为啥?继承了北欧“老妈”沃尔沃的“强悍体魄”以及动力,同时在价格方面向本土“老爸”吉利靠拢,外加上丰富的配置和新颖的“都市对立美学”外观设计。毫无疑问,领克01确实是一款相当有性价比的车。

(领克01)

在01上尝到了甜头,领克02的诞生也就显得理所当然了。2018年6月,领克02正式上市,这款轿跑型SUV延续了大哥01的设计理念,并在此基础上作出了更加偏向运动化风格的调整。配置不减,更加优惠的价格与更浓厚的运动气息无疑为他吸引了大批的粉丝,上市仅三个多月,月销量就超过了5000辆,深受宠爱。

(领克02)

既然大家喜好运动风格的车辆,索性就运动到底吧!领克03便应运而生。领克03延续了领克车系家族式的设计语言,同时拥有更低趴的车身姿态以及采用了及其夸张的运动外观套件。自亮相以来就受到多方关注,各类评测报告也是好评不断。相信等新车正式上市以后也会在汽车市场中大展拳脚,不输于家族中的两位兄长01与02。

(领克03)

名爵与领克,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能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说明国产汽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一切只是个开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自己的汽车势力有能力去和一些合资甚至进口的一线品牌去扳一扳手腕。让我们祝愿中国制造越来越好!(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车友头条 彭彦博)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