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11.88万,吉利缤越之狠,不止于低价!

当7.88万的数字公布时,关于缤越的售价,所有圈内人士事先打的算盘全部失效。为什么这个数字能引起这样一阵惊呼?价格背后,缤越的价值何在?为什么缤越让人觉得“真便宜”?

缤越五款车型除了入门版本采用1.0T+6MT的动力总成外,其他车型均采用1.5T+7DCT的动力组合。7.88-11.88万的定价区间,给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真的很便宜。这种第一印象是如何产生的?用两个维度的比较,或许会更加清晰一些。

与同门兄弟缤瑞相比,作为SUV车型,缤越几乎没有任何传统车企在定价策略上所谓的“SUV溢价率”。缤越顶配车型溢价仅8,000元,而入门车型换装了最新1.0T发动机后,甚至比缤瑞便宜了1,000元。

如果进行配置对比的话,我们会发现,缤越的顶配版本比缤瑞的顶配版本多了前倒车雷达、全景摄像头、自动泊车、盲区提示、感应雨刷、远程启动等功能,动力表现也更加出色。用户体验的提高,足以填补两款车型的差价,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缤越几乎没有利用SUV这一车型定位本身进行溢价。

如果与同级别竞品进行横向对比,缤越又可以凭借其出色的动力调教,以及下放到A级车平台的L2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形成与竞品之间的错位竞争——除了身材与同级别车型相近,它给用户带来的实际体验是越级的。

在笔者看来,缤越定价的背后,更多是今年车市白热化的竞争压力。对于汽车行业二十多年来首次“熊市”,选择用更加实惠的定价策略去赢得消费者,永远是正确的策略。当然,吉利也留了一些后手——运动版车型的黑色车顶、尾翼、外后视镜碳纤维装饰、马牌运动轮胎均为选装件,相信大部分用户愿意为之掏腰包,这可以提高单车的盈利水平。缤越的价值在哪里?

低定价的背后,缤越其实是一款“高价值”车型。在笔者看来,无论对于用户还是对于吉利,缤越的最大价值有二:

首先,它很好地为用户打消了针对三大件的疑虑。近年来,自主品牌产品采用堆配置的策略,一方面是出于塑造品牌“配价比”的需要,而很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于对三大件的不自信。

吉利也走过这样的路线,但是用很短的时间,吉利已经摆脱了这样的泥潭。1.5T发动机不仅有沃尔沃技术的背书,而且177匹马力、255牛·米的数据表现,有足够强大的说服力。匹配湿式七速双离合变速箱后,百公里加速时间达到7.9s。底盘调校带来的驾驶体验,能让人眼前一亮。这些都是缤越在“三大件”方面所具有的硬实力。

电子系统作为“三大件”后越来越重要的“第四大件”,在缤越身上可以找到更多更高级的驾驶辅助功能,包括车道保持、领航辅助、带行人&非机动识别的主动刹车、自动泊车等。这背后,用户也不由自主地将它与沃尔沃品牌之间建立起某种关联。

解决了以上“四大件”的顾虑,缤越给用户传递出的印象是一台更先进、更可靠的车型,这种印象在同级别竞品中从未出现过,也是缤越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

其次,缤越小钢炮的设计风格与出色性能表现,与缤瑞共同组成“缤”字辈的产品阵列,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品牌认知度,未来将会赢得更多年轻用户的青睐,对于原有的远景、帝豪家族产品,有很好的替代作用。

如果博瑞、博越是吉利展示高端化思路的第一代产品,那么,“缤”字辈则是吉利品牌在10万左右价格区间实现用户群体年轻化的第二代产品。与高端化路线相比,在年轻化方面,“缤”字辈做得更加特立独行。

目前,所有的品牌都在强调年轻化,许多自主品牌也可以通过邀请顶尖的设计团队参与,拿出与“缤”字辈家族造型水平相近的产品。但是出色的底盘调校和强劲的动力输出,赋予了缤越这款产品更深层的内涵。

如果按照常规的思路,将最新的1.5T+7DCT的动力总成应用在定位更高博瑞和博越身上,这为品牌带来的口碑收益,远不如在一款定位更年轻、更运动的小型车上首先应用所带来的口碑收益。

即使这样的“倒挂”也许在成本上并不合理,但是缤越所产生的话题度,是吉利所乐于看到的。吉利很大胆,同时很清楚怎样的搭配是合适的,自己想要的又是什么,于是缤越被塑造成了一台表里如一的“小钢炮”,而吉利品牌本身,在领克之外,也成功打开了定价更亲民的年轻用户市场。这是缤越又一维度产品价值!BMA架构的前景,值得期待!

虽然用户感知的核心是产品,但是说到缤越,绕不开的话题便是BMA的架构。这个吉利品牌自有的,延展性在2550-2700mm轴距之间的A级车架构,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方面:

零部件通用率超70%,研发、采购成本更低,在定价方面未来将保持不错的竞争力;

单产品研发周期从40个月缩短至18-24个月,2019年BMA架构下将有MPV、SUV、Cross等多款车型,提高各细分市场的市场占比;

支持MEV/HEV/PHEV等多种新能源产品构型,抵抗政策、市场变化风险的适应能力较强;

搭载最新的1.0T、1.5T发动机,底盘调校更成熟,使用户持续形成“三大件优势”的认知;

轴距利用率比较充分,以缤越为例,2600mm的轴距并不出众,但是68.7%的轴距利用率(车内空间长度与轴距长度比),使其很好兼顾灵活性和车内使用空间需求;

电子架构先进,辅助驾驶功能既能与同级别车型拉开差距,又能适应更严苛的安全法规;

笔者认为,缤越之“狠”,不是简单的低定价,而是一次良币驱逐劣币的战役。从产品思路、平台架构等维度,不难看出,吉利已具备了大部分自主品牌还在探索中的体系实力。在车市遇冷的大环境下,吉利的率先上岸,也许会让接下来的“船票”变得更加值钱。

潮水退去,谁在裸泳,或许将见分晓!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