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评] 要把野蛮的“路老虎”关进科技的“牢笼”

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中心联合环保执法人员对大货车尾气排放进行检查(资料图 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许珠珠摄

针对违规上路的大货车危害大,但经常因号牌污损、遮挡等,监测探头难以抓拍到等问题,今年,北京市海淀区安装了50多个具有“车脸识别”功能的监测探头,凭车辆正面照片,就能锁定车辆,大大提高了查处力度。

这几日,频发一些路面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令人痛心。总结起来其中一个共同的诱因是司机公共安全意识薄弱,普遍存在违规操作行为。重庆公交坠江、兰州重型卡车失控连撞31车等,都是需要反思和避免再发生的惨案。

大货车体积大、装置物品或重或高危,是名副其实的“路老虎”,如果司机守法意识淡薄、又存在交通违规行为,一旦发生意外就是路面“杀手”,给人身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极大损害。所以把大货车这只“路老虎”关进安全的“牢笼”是必须和必然之举措。

近年来北京市也给大货车进京立规矩保平安。今年9月21日起,北京实施货车限行措施,规定北京市核发号牌(含临时号牌)的载货汽车,每天6时至23时,禁止在五环路(不含五环路)以内道路通行;核定载质量8吨(含8吨)以上载货汽车禁止在五环路主路通行。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货车司机针对人工蹲点截车时效性差,检查速度慢的弊端,利用电台和微信群,一旦发现执法检查,马上掉头就跑。又利用大货车车速快、制动距离长的特点,故意遮挡号牌,给执法工作造成困扰,埋下众多安全隐患。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海淀区采用高科技的“车脸识别”检测探头,只要拍摄到车辆正面照片,就可以对车辆信息进行识别,4个月时间,抓拍到大货车违法行为达3000多起,并进行了处罚。这说明科技“牢笼”对抑制野蛮“路老虎”很有效。

其实,货车限行措施、人工蹲点、车脸识别等只是政策和人为对大货车安全隐患设置的最基本防护栏,最根本的还是需要每个人都增强文明的责任意识和公德心,主动、自觉树立交通安全和公共安全意识,护佑别人,也是在护佑自己。每个人都是路面上相互关联的命运共同体,损害别人,是反噬自己。(千龙网评论员 池青)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