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欢喜有人忧 这些无人“接盘”的汽车品牌该咋办

虽然汽车市场进入了低迷期,但是丝毫也没有影响车企“兴致”,就拿11月份来说,据统计,11月份上市新车共计54款,其中全新车型占多数达40款。从能源类型来看,传统动力车型26款,新能源车型27款。可以说涉及到了所有的“主流”品牌,当然,也有一些汽车品牌不仅没有新车推出就连生存也是一个问题,下面就来说几家没有找到方向,而出售又没有人接盘的品牌。

昌河铃木

挂牌两个月无人接盘

今年9月曾经风光无两的铃木最终确定了退出中国市场。长安铃木的日方股份被长安集团以象征性的1元收购。毫无疑问,铃木品牌在中国几乎已经成为负资产,那么昌河铃木怎样了呢?

今年6月15日,昌河铃木也与日方结束了长达23年的合作关系——昌河铃木成立于1995年,作为中国第一批合资车企,昌河铃木以生产铃木品牌微车、轿车、汽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为主,包括羚羊、北斗星在内的微型车都曾是热销车型。然而,在中国汽车消费升级和铃木车型老化的矛盾中,昌河铃木也难逃衰落、被边缘化,最终在今年6月迎来了结局。

但故事并未结束,当日本铃木撤退后,所持有的昌河铃木全部股权转让给中方股东江西昌河汽车,自此,昌河铃木从一家中日合资车企,变为昌河汽车全资持有的本土汽车企业,更名为“江西志骋汽车”。

今年9月4日,经北汽集团批复同意,昌河汽车正式挂牌转让全资子公司江西志骋汽车70%的股权,转让底价为10.5亿元。

公告显示,2017年营业收入为17.94亿元,营业利润为亏损3.73亿元,净利润为亏损3.71亿元;总资产为13.90亿元,总负债却达到17.90亿元。2018年,昌河铃木业务大幅缩水,截至2018年7月31日,营业收入仅为3.71亿元,营业利润继续亏损1.48亿元,净利润为亏损9160.32万元,资产负债率仍高达91%。其中18.75亿元的负债中,有5.12亿元为昌河铃木所欠母公司昌河汽车及昌河旗下全资子公司江西昌河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债务。

菲亚特也是一样不知所措

菲亚特品牌,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先是与南汽合资,而后2007年退出中国市场,2010年又与广汽合资,本以为从此会顺风顺水,可谁知依然是一蹶不振,统计数据显示,其2017年销量仅为2276辆,而今年也是销量惨淡,难怪其将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近半年来不绝入耳。

据业内分析,菲亚特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对中国市场的轻视。与大众等品牌不断创新积极迎合市场相反,从之前的南汽菲亚特到现在的广汽菲亚特,旗下推出的车型都非常少,和其它合资品牌相比,尽管具有实力,但缺乏自身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难以获得消费者青睐。

DS系列不被接受

品牌出路哪里找

自2013年起,一个全新的汽车合资品牌以高姿态进入国内市场,依托长安汽车和法国PSA集团的技术优势和强大实力,法式豪华汽车品牌DS系列DS 5、DS 5LS、DS 6、DS 4S、DS7先后上市,然而,纵观2018年汽车厂商销量排行榜,长安标致雪铁龙2018年前三季度全品牌销售仅为3408辆,打产品DS 7全国终端10月份仅售出133辆,今年的总销量2109台;DS 6月销30台,今年的总销量565台;DS 4S月销23台,今年的总销量391台;DS 5LS月销18台,今年的总销量431台。这与DS系列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下车型缺乏竞争力,厂家对产品的定位过高,不无关联。

哈飞汽车何去何从

据重庆产权交易网公开数据显示,经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同意,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将转让持有的哈飞汽车38%的股权。目前,该交易已经结束为期20天的信息预披露,即将进入正式挂牌转让期。对受让方资格条件没有任何要求,也并未标明转让的价格。

作为曾经风靡一时的汽车品牌,“哈飞”的年销量有过12万辆的辉煌历史,这个数据在17年前还是可圈可点的。在此之后的几年,哈飞发展急转直下,到2008年负债累计达近10亿元。2009年,哈飞汽车被并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进行重组,随后成为其下品牌的代工厂。

陷入负债囹圄的哈飞汽车为摆脱困境,通过继续代工、寻求社会资本实现混改、发展新能源一直在寻求自救。目前除了代工,后两者都尚无明确进展。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4月,哈飞汽车与北京金唐奕丰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10%、90%的持股比例共同成立哈飞制造。有业内人士表示,哈飞汽车自身影响力已十分有限,通过把资质、品牌、技术转给了哈飞制造,相当于是拿这些资产入股,拟借助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重生。

总的来说都是因为经营不善导致了现在的后果,虽然有着各种资质,有过曾经的辉煌,也有过不小的影响力,但不顺应市场发展,不适应时代发展终究会被淘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