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试驾」可变压缩科技导入 INFINITI QX50旗舰

【国内试驾】可变压缩科技导入 INFINITI QX50旗舰款

Infiniti品牌向来都以大排量著称,这在台湾奇怪的税制法则下非常吃亏,所以在QX系列的休旅车产品下,大改款的QX50率先使用上主流四缸2.0升涡轮增压引擎。但可别以为这是颗普通的涡轮增压引擎,它是Infiniti耗资20年所研发的可变压缩比引擎,是全球车坛唯一的新科技。独到的技术挑起我对这颗引擎好奇心,所以这次的试驾行程中就要来好好感受一下Infiniti最新科技。

在日产、Infiniti品牌中VQ引擎连续11年入选十大最佳引擎,从1994年开始接替RB系列,之后就成为品牌中重点引擎,许多标榜性能或者大动力的车款上都可看到踪迹。VQ引擎排气量从2.0升到4.0升多种选择,唯一都使用自然进气系统,广泛运用在日产或者Infiniti车款上。但是慢慢随著Downsizing与涡轮世代来临,VQ系列引擎带来很大隐忧,第一是大排量的设定,高达3.5升或者3.7升不受到消费者青睐,另外则是马力虽能与涡轮引擎抗衡,但油耗表现在市场上不被看好,所以新世代引擎必然有推出的重要性。

▲冰块般透彻的星立方LED主动转向头灯带来科技与前卫。

▲由车侧一路延伸至车尾深刻有力的涌浪式车身设计,打造出Infiniti QX50充满律动的车身曲线。

▲20吋的轮胎规格搭配普利司通性能休旅车胎。 人人都说可变压缩,唯有日产集团率先量产 引擎的运作我相信多数人都不是很了解,之所以汽车可以行走是借由燃油在引擎燃烧试爆炸带动活塞、连赶、曲轴运转,进而将动力传至变速箱驱使汽车往前或者往后。引擎的结构里燃烧室越小内部压力越大,也就是压缩比越高,反观燃烧室大、压力小,压缩比则小。一般在自然进气引擎会靠提升压缩比增加燃油爆炸时的动能,但是在涡轮车型上就必须降低压缩比形成增压时的稳定性,提高引擎耐用度,以上就是压缩比高低对于引擎的影响。

▲透过内部机构让压缩比从8:1低压缩比到14:1高压缩比间智能转换。 一颗引擎要如何改变压缩比大小的方法有很多,在改装界能透过更换活塞、连杆或者汽缸厚度使燃烧室容积改变,不过以上这些都是一次性方案,改装后就维持固定,想改变就又得再拆一次引擎。如何随时依照需求来改变压缩比,Infiniti研发了20年终于打造出这颗VC Turbo Engine(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ENGINE)。

▲2.0升四缸涡轮增压引擎创造出268hp/5600rpm最大马力与38.8kgm/4400rpm最大扭力。

▲引擎压缩比在改变时,驾驶者或者乘坐者是毫无感觉,只能从前方仪表板看到电脑修正压缩比的图表。 VC-TURBO 2.0t可变压缩比引擎是借由增加引擎内部组件,可控制的电子控制阀驱使多一组连杆来改变原连杆作动行程,让压缩比从8:1低压缩比到14:1高压缩比间智能转换。当涡轮增压时压缩比降至8:1来创造高增压时的引擎爆发力,而当涡轮不增压时让压缩比提高至14:1达到自然进气引擎效能。除此之外,结合双燃油喷射系统、双燃烧循环系统以及超低摩擦镜面汽缸壁,2.0升四缸涡轮增压引擎创造出268hp/5600rpm最大马力与38.8kgm/4400rpm最大扭力,搭配上无段变速系统可模拟八速换档逻辑,带来平均12.9km/l的节能油耗,实际用Qstarz仪器测试,静止加速到百公里约7秒左右。 压缩比转换在无形间 实际上路测试最想知道当可变机构运作时,驾驶会有什么感受,经过我不断的反复测试,并细心的感受引擎运转震动,顿时让我惊讶!因为当引擎压缩比在改变时,驾驶者或者乘坐者是毫无感觉,只能从前方仪表板看到电脑修正压缩比的图表,收油滑行会提升到14:1,而开始踩下油门或全力冲刺,压缩比则降到8:1,同时间涡轮增压冲至1.5bar,随之而来是加速微微贴背感。

我对于Infiniti的驾乐趣充满信心,毕竟它是少数有与F1合作的汽车品牌,品牌必须具有一定的水准。轴距来到2800mm,车重达到1884kg,要说它是跑旅车有点牵强,但经过一天的试驾,我觉得它的确有这个能耐与实力被定义为跑旅车。拿出规格配备表与前一代代号J50的QX50相比,车长与轴距短了57mm、80mm,车身宽度宽了103mm,让代号J55的QX50沉稳且敏捷。

▲研发了20年的可变压缩比引擎,四缸2.0升涡轮增压引擎符合时下主力规格,而且还有高科技的可变压缩比,同时兼顾性能与节能带来双重享受。 配有Intelligent all-wheel drive智慧四轮传动系统,干燥路面以前轮驱动模式提升燃油效率,于湿滑、弯道或崎岖路面,系统自动传递最高达50%的动力至后轮,搭配主动限滑差速器(Active Brake Limited Slip),可将动力分配至左右轮,防止车辆打滑,提供更好的行车稳定性及绝佳循迹性。悬吊系统在舒适中偏向运动,遇到较差路面状况,避震器能有效吸收震动,传至车内的晃动不会令人感到不适。而当场景转换到蜿蜒山路,偏向运动的悬吊带来完美支撑性,说它完美并非一点侧倾都没有,而是出现侧倾的过程中,驾驶依旧能稳定控制车辆,这才是市售车最完美的搭配。

▲看似跑格化的座椅,调性还是偏向高级车的舒适。

▲后座座椅可前后滑移以及角度调整,轻松调至最舒适位置。 安全配备上,搭载包含多项世界首创科技的ProACTIVE智慧驾驶科技,包含可于0-144 km/h作动的 ICC全速域智慧定速系统、同级唯一DCA车距控制辅助系统、世界首创PFCW超视距车辆追撞警示、PFEB自动急停辅助系统附行人侦测、BSW盲点侧撞警示,和世界首创BCI倒车后撞预防系统,搭配全车系标配8具辅助气囊,完整的主被动安全科技,赋予更全面的安全防护,早先一步为驾驶预见未来,全面预防行车过程中的潜在危险。 家族设计样貌完美呈现 介绍完Infiniti QX50大改款的最大重点后,我们来看看这次全新样貌。外型传承于之前QX Sport Inspiration概念车与QX50 Concept设计语汇,完美的实现于量产车型上,车头有著品牌DNA,双弓式星梭水箱护罩为首,搭配极富动感的双折线甲盾引擎盖,与冰块般透彻的星立方LED主动转向头灯带来科技与前卫。由车侧一路延伸至车尾深刻有力的涌浪式车身设计,打造出Infiniti QX50充满律动的车身曲线,处处呼应Infiniti新世代「POWERFUL ELEGANCE」的设计美学。实车散发出强烈跑格味道,比起前一代车型突显出强烈运动风格,绝对比看照片还有震撼力。

▲方向盘上能启动自动跟车并调整车距。

▲小巧可爱的排档头看的出它牌影子。 进到车内可以发现出Q50的影子,质感上内敛却不失该有的尊贵。中控台以直觉式为操作介面,有点类似飞机的驾驶舱。上层萤幕主要提供微星导航与车外环景使用,透过触控或者中央鞍座上的旋钮切换;下方的萤幕是主要是 Infiniti InTouch影音功能切换介面,选单能调整冷气、音响、行车模式等功能,主动安全防护也能从这萤幕分别独立启闭各项功能。若与Q50相比,QX50明显将上下层介面做出区隔,以驾驶者为导向,驾驶者能易于操作。

▲头部在全景天窗的帮助下,降低原有的压迫感。 坐到后座能明显感受到比前一代车型宽敞很多,尤其在脚部空间,不到可以翘二郎腿的夸张画面,却能无拘束的伸展。头部在全景天窗的帮助下,降低原有的压迫感,后座椅背可以前后调整与角度改变,轻易找到最舒适坐姿。后行李厢空间原厂数据在不倾倒椅背情况下可达到895公升,实际怎么看都不像有800公升容积的样子,最终我找到症结点在后座座椅,如果将座椅完全的前移并竖直椅背,就能达到原厂所宣称的895公升。椅背可6/4分离倾倒,这时候就能得到超过1000公升以上的摆放物品空间。

▲如果想要达到800公升的容积,后座座椅需向前滑移以及竖直椅背。 跑格休旅带来全新享受 Infiniti产品一直拥有很强的战斗力,但是在台湾往往会被奇怪的税制给打趴,大排气量与油耗是它贩售的最大挑战。研发了20年的可变压缩比引擎,终于让这品牌燃起希望,四缸2.0升涡轮增压引擎符合时下主力规格,不仅不会受到税制影响,而且还有高科技的可变压缩比,同时兼顾性能与节能带来双重享受。新世代QX50推出后,售价公布试驾的旗舰车型为238万元,与前代相比微微上涨,不过消费者可享受到可变压缩比引擎、最先进主被动安全以及高质感的车内氛围,这是同日系品牌对手所没有。如果你喜欢驾驶乐趣又刚好喜欢日系品牌的可靠度,Infiniti就等同于日本的BMW,品牌中存在的驾驭魅力绝对不会令你失望。

规格诸元表

引擎型式

可变压缩比直列四缸

排气量(cc)

1997

压缩比

14:1~8:1

最大马力(hp/rpm)

268/5600

最大扭力(kgm/rpm)

38.8/4400

驱动方式

AWD

变速箱型式

CVT

悬吊系统

前:麦花臣

后:多连杆

长x宽x高(mm)

4693x1903x1678

轴距(mm)

2800

煞车系统

四轮碟煞

车重(kg)

1884

轮胎尺寸

255/45R20

原厂公布0-100kph加速(秒)

约7

售价(新台币/万元)

238

▲Infiniti就等同于日本的BMW,品牌中存在的驾驭魅力绝对不会令你失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