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体验,胜者为王!奔驰GLC坦言这场游戏我输了

在比拼细节和性价比的年代,购买汽车的选择面越来越多,德系车、美系车、日系车各有千秋,日系车稳定性好、省心耐开,常见如丰田、本田;美系车豪华大气,油耗大但外观霸气;德系车细节严谨,乘坐舒适性最高,知名度最高的几款如BBA可谓深入人心。而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看到此处,笑而不语,"论驾车体验和性价比,毫不夸张的讲,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就拿豪华中型SUV市场来说,奔驰GLC市场数据亮眼。2019款GLC搭载着各种黑科技:承载式车体,全时四驱,智能钥匙配备无钥匙启动,智前后电动车窗,全景天窗。但鸡肋的黑科技新鲜感一过,与旧车磨合就暴露了各种问题,高底盘使得车辆重心变高,抓地性减弱,也没有合适的方案来平衡这个缺陷,过硬的制动又使得减震功能减弱,崎岖路段折腾得人仰马翻,如果人生有重来的机会,怕是一定不会再选它。

反观Stelvio,运动级别的底盘:全铝前双叉臂、铸铝H型后下摆臂、高度平整的防护,荷尔蒙基因贯彻到底,不像奔驰GLC只是把运动性能挂在嘴边。它广泛运用了转换驾驶技术,提高行驶安全性和驾驶乐趣,配备四驱Q4技术,以主动传动箱和前置差速器实时检测路况,强悍抓地力使得操纵感爆棚。无论险峻弯道还是崎岖轨道,亦或是积雪、雨天等恶劣天气,都能保证稳定驾驶,车辆失控、侧滑和倾翻都与你无关。

另外,GLC报价从40w到60w, 虽说价格已经比肩奥迪Q5,保时捷macan等车型,但关键细节还是让人大失所望。每当遇到减速带和坑洼路面,车辆抖动明显,变档时卡顿也影响驾驶流畅性。而同样四十万起步的Stelvio则优势明显,它采用悬挂前双叉臂后连杆带悬挂系统,后桥配有阻尼可调减震器,针对路面变化作出毫秒级反应,悬挂软硬可调节,即使车内端碗水都能做到滴水不漏,不错,很强势!

当然,这款高性能SUV的舒适性绝不停留于此,秉承乘坐者舒心的原则,它为后排乘客打造了宽敞且充满动感的驾乘体验。以客户体验为导向的意大利工艺,取消了中控台偏向驾驶席的细节,Stelvio为后排乘客留出了充裕的腿部空间,整个后排座椅的舒适性非常值得肯定。且其搭载电动后车门和独立折叠的座椅,使得储物空间也上升到525升。而GLC采用纵置发动机,加上全时四驱,所以后排空间相对狭小,并且地板凸起问题严重,后排坐个一米八高个,想伸个懒腰再把腿打直都困难。

另外,GLC座椅总有下陷感觉,极限驾驶时靠背不能紧贴腰部,腰椎悬空,每次油门换踩刹车的过程中,总感觉腰部受力不均匀,驾驶时间长就会感觉腰部酸软。而Stelvio堪称性能车里兼顾舒适性和包裹感最好的,宽软的座椅通过侧翼把身体固定在座位上,极限驾驶时也不会有很大的抛离感,良好的包裹性和支撑性让你弯道超车行云流水。

同时,在Stelvio整个内饰中可以看到大量的碳纤维材质,如此轻量化设计估计是想彻底贯彻环保节能。它的方向盘由翻毛皮、真皮和碳纤维材质共同构成,搭配着尺寸较大的换挡拨片和红色的启动按钮,当你握住它的那一刻就已经热血沸腾。而且其仪表盘简明易读,高时速和精致车标让驾驶者血脉喷张,如果你是个"硬核"玩家,那么这个钱该花。

总的来说,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有着不屈的荣耀,这份信心源自于阿尔卑斯山区Stelvio山脉75个连续弯道的挑战,收放自如的热情和非凡驾驶体验,不论是何种路况,它都能应对自如。相比之下GLC在大哥面前只能靠边站,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奔驰GLC坦言输得真实,输得彻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