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顺风车难上线,根源在于不合规

在网约车平台,滴滴可以说是备受瞩目的,几乎占据了网约车市场90%的份额。不可否认,滴滴确实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然而,与此同时,滴滴其顺风车业务的安全性也是备受关注的。此前,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事件发生后,更是引发了大众对滴滴顺风车安全的关注。滴滴顺风车于2018年8月27日零点起在全国范围内下线后,至今仍在自查、整改中,安全技术是滴滴近期发布的高频词汇。

在滴滴顺风车下线以后,很多曾经非常依赖滴滴顺风车的乘客也是非常不习惯,也在呼吁滴滴平台的重新上线。那么,滴滴顺风车是否能够顺利回归呢?其实答案很简单,滴滴顺风车想要正式回归就必须做到合规与安全。此前,滴滴顺风车平台上的两起杀人事件既暴露了滴滴的安全问题,也暴露了滴滴把顺风车业务当做低价快车进行运营的不合规问题。

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拼车、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

也就是说,合法合规的私人小客车合乘应当具备两个核心要件:一是以满足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二是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

但是,很显然,滴滴顺风车其实就是打着顺风车旗号而行低价运营之实的伪顺风车。这是不符合规定的。滴滴对顺风车司机不设每日接单限制,导致平台上每天接10多20多单的司机大有人在,这已经严重背离了顺风车应该是车主顺路带人的初衷。而且顺风车价格设定偏高,背离了分摊出行成本费用这一导向。加上滴滴顺风车对车主审核机制的不完善与低门槛也使得平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造成了在滴滴顺风车平台上存在很多车主专职跑活、并以此为营利手段,而曾经涉事的两名车主也正是这类专职跑活的司机,可见这种运营模式对于真正顺风车用户安全带来的危险性与不确定性。​

必须肯定的一点是合法合规运营的顺风车平台对于广大乘客的生活还是能够带来一定的好处的。但是,滴滴顺风车频繁出事以后,交通运输部针对滴滴公司存在以顺风车名义大肆从事非法经营活动、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严重违法行为,并且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和多起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这一情况,责令滴滴在未完成安全隐患整改前,不得继续开展顺风车业务。

按照交通运输部、公安部联合要求,2018年12月31日前滴滴需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并基本实现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合规化。

而目前,滴滴顺风车平台依旧处于整改阶段,滴滴顺风车又该如何使得平台走向正规,并且顺利回归呢?下面,可以看看与滴滴顺风车平台类似的嘀嗒平台是如何做到正规的。​

从平台机制上来看,嘀嗒坚守真顺风的主要手段为低定价及每日接单数限制。其一,嘀嗒对顺风车的定价是出行成本费用分摊导向的,嘀嗒顺风车的定价整体平均下来基本上相当于快车价格的一半,其二,嘀嗒平台的顺风车车主每日接单上限为4单,综合以上两点就意味着很少会有以营利为目的的职业司机愿意干这个事情,只有真正的顺路顺风车车主才会这么做。

并且,嘀嗒顺风车收取的信息服务费整体平均不会超过行程费用的5%,而不像滴滴顺风车收取高达10%甚至15%的比例。这一点让顺风车平台颇显真正共享经济以及偏公益的属性。​

同时,嘀嗒顺风车始终从严审核车主资质,审核不过,绝不能接单。在具体的审核措施上,一方面坚持人工审核,而非机器审核,一方面对驾照、行驶证、身份证、有车牌的车辆照片进行验真工作,对信用和背景进行筛查,同时还设置了定期复审的工作,从源头上进行把控。

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滴滴顺风车只有做好平台的自查,并且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手段严查车主的资质,才能够做到合规。而当下,依靠平台来使得整个行业更加健康、有序发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也希望能够有相关的政策出台来引导行业的发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