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男孩哭出来,是一种愚蠢又失败的育儿观念

文/爱育社阳奕

男子汉不能哭这样的观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铸造成了几代人非常一致的想法和观念。男孩子为什么不能哭?要知道哭可是孩子最直率的发泄方式,如果父母教育小孩的时候一直不让男孩哭,这样的话,他情绪宣泄的通道就锁死了,这就等于是给他安装了一个不定时的炸弹,为人父母或者是长辈也好,不能剥夺了孩子这与生俱来的本能权利。

在很多人的教育观念里,男孩是不可以哭的,哭就是一种懦弱和无能的表现。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很多人只看到了前面一句,往往就忽律掉了后面这一句,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从人的本能来说,男孩是有哭的权利的,他毕竟是一种宣泄情绪的有效途径。

一、哭是孩子表达情绪和意图的最主要方式

大家都说女性柔弱,更需要保护。往往会忽律掉男孩在小的时候也是需要被保护的,爱哭的男孩经常会让家长觉得难堪,甚至会认为是丢脸,这其实是对男孩在性别上的偏见。我们都知道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是存在差异的,男孩在智力发育上要比女孩晚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当同样年龄的女孩表现出成熟和勇敢,很多家长就会用女孩的标准去参照和要求男孩。

特别是对两三岁的男孩子,哭是他们表达情绪和意图最主要的方式,让这样年龄段的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哭泣,这无异于在孩子的心门上加上了一把锁一样,活生生地掠夺了他自我宣泄和修复的能力。那么,问题就会接踵而至,男孩子在精力又旺盛,破坏力也比较强,不能哭的情况下,他就会发脾气,使性子,摔东西,顶撞大人,也就会出现人们常说的叛逆,任性,不服管教等问题。

二、对“ 男儿有泪不轻弹”这样的话是有很大的误解

当两三岁的男孩子摔倒哭了,父母会说“男子汉不能哭”、“ 男儿有泪不轻弹”之类的话来教育他,我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没有让人感到男孩的勇敢与坚韧,而是有一种深深的恐惧感在脑海里萦绕。让一个尚未成年的小男孩学会不哭,憋住自己的情绪,这究竟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将来,无论孩子长到多大的年纪,遇到事情的时候,在他的脑海里第一个反应就是“千万不能哭”!

如果我们换一个思维去考虑问题,不强迫孩子不要哭,而是鼓励孩子彻底宣泄负面情绪,那么他就有可能会克服和战胜各种恐惧和困难。当我们认真回想一下,成年人在觉得压力很大或者遇到伤心难过的事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哭泣,何况是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呢!一个失意又失落的人,满身负能量,他大哭一场后,就会重整信心,拿出勇气去面对生活。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被生活打压的人,喝一顿酒,放声大哭一场,然后正常地去继续工作,这样不就通过发泄获得了使自己坚强的力量了吗?

三、哭是一种发泄也是向家长求助所释放的一种信号

所以,当男孩哭泣的时候,作为家长不应该去责备他,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弄清楚他哭的原因。对孩子来说,在他的成长的历程中,哭不仅仅是发泄不良情绪的一种常用方式,也是向家长求助所释放的一种信号,更是孩子实现自我疗伤的一种手段。

家长应该用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和安慰孩子,在他情绪得到宣泄之后,我们可以和他一起讨论他面临的问题,想办法找对策去解决,让孩子慢慢地把注意力转移到解决问题上来,而不是一直停留在伤心失落之中。多经历几次之后,他就会在遇到了类似问题的时候,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不会轻易地哭泣了。

其实,哭泣和微笑、失落与欢乐这些都是一个人正常的情绪表现,展现的是一个人内心真实的感受,何况情绪没有所谓的对错和好坏之分,所以“男儿有泪不轻弹” 、“不许哭”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长此与往会使孩子的情绪被堵塞,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胆小怕事等不良情绪。所以,不让男孩哭,这是育儿观念里愚蠢又失败的教育方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