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教育子女的方式:你的人生,你做主

梁老先生的父亲梁济鼓励子女有自己的思想见解,让他们为自己的前途作主,只要子女认真考虑决定的事情,他必定点头认可。即使这个决定在他看来是错的,也不立即加以阻止,而是“隐然诏示”,让子女慢慢思索自己转变。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主选择能力与创造性能力,而且孩子也可以感受到尊重,这值得我们现在的父母借鉴和学习。

梁老先生用同样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子女。他对孩子的要求是“一个人要认清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兴趣。你们兄弟二人要明白我这个意思,喜欢干什么事,我都不阻拦你们的。”

他给两个儿子取名培宽、培恕,因为“宽恕是我一生的自勉” 。梁漱溟像父亲一样,也很注意培养儿子们的个性。他对长子培宽有“多年父子如兄弟”的情谊。据梁培宽回忆:“父亲对我完全是宽放的……我在父亲面前,完全不感到一种精神上的压力。他从不以端凝严肃的神气对儿童或少年人……先父认为好的,便明示或暗示鼓励。他不同意的,让我晓得他不同意而止,却从不干涉。” 他放手孩子们自由选择,他对他们唯一的要求是不要做“自了汉”,就是不要成为只顾自己的人,标准是“在人生道路上不趋于低俗,在识见上不流于浅薄”。

宸冰:别人介绍你说:这是梁漱溟的孙子,你是什么感觉?

梁钦宁:当时大家对我祖父的评价不是特别高,后来相对开放后才允许出版他的著作,因为在1949年—1984年这段时间内不允许出版他的著作。

宸冰:所以当年那场风波对他的影响非常之大,在1949年—1984年这期间,家里人能感受到他的情绪吗?

梁钦宁:他其实是一个很安静的人,你不太能看出他情绪的变化,每天都很安静,没有特别高兴,也没有特别悲伤,就是佛家心态。文革抄家十天左右,当时他没有任何的参考书,凭着记忆开始写《儒佛异同论》,而且对文革抄家的过程,他只是小小的不快,没放在心上。我当时很小,没有任何记忆,知道被抄家这个情况时问他:爷爷,那阵文革抄咱家的时候您生气吗?没想到他非常淡然的回答:不生气。

宸冰: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他在社会问题上、在农村治理的问题上体现出的坚定、执着、勇气和他在生活中的淡然、宽容、宽厚是统一在身上的。

梁钦宁:他的格言是独立思考、表里如一。

宸冰:梁先生的字写得也非常好,宸冰书坊有幸收藏了一幅他的手书心经,他的字非常有性格。我看到您展示过他的资料:写给孙子们的信,用毛笔写的居多,信里都写些什么呢?他关注你们的教育吗?他会期待你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吗?

梁钦宁:其实他对孩子的教育是:不教育,无为而治。我父亲回忆他人生唯一的一次不及格,补考通知书正好寄到祖父手上,祖父打开一看是补考通知书,看过之后对他的儿子我的父亲一个字都没有说, 就递给了他。我父亲说他知道这是他自己的事情,他就准备好好补考把这门课考好,从此这门课是他考的最好的一门,再也没有不及格。

宸冰:我们想象一下梁漱溟先生当时是用怎样的眼神,无言的谴责他。

梁钦宁:没有,就淡然的给了他,没有说话,也没有看他,要他对自己的事负责,你自己慢慢回去想,这是你自己的学习。

宸冰:这种威慑力是多少家长梦寐以求的。今天的家长说、打、骂,闹 半天孩子都没反应。

梁钦宁:我觉得小时候没有肯定孩子的主动性,他就没有担当、没有自信、没有负责任的态度。

宸冰: 中国人讲究家族的传承,从您的曾祖父梁济先生、爷爷梁漱溟先生到您父亲一代又一代,他们会期待你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延续家族的辉煌?

梁钦宁:他对孩子的教育是:君子行,不言之教。我父亲的学业选择都是自己决定的。1949年前,我父亲考过三所学校,先考了金陵大学,当时他父亲在做乡村建设,他想学农学帮助父亲,但学了一年不喜欢就放弃了,又考了北京师范大学。又不凑巧,当时他二姐、二姐夫把一笔巨款存在他这儿,觉得他这放心,结果被偷盗了。当时怀疑有国民党的特务这个缘故给偷了,他觉得不安全就放弃了,又考了清华大学。

宸冰:他最后学了什么。

梁钦宁:他学生物学。之前因为《究元决疑论》,我祖父还结识了熊十力先生,因为他在《究元决疑论》指名道姓地斥责熊先生:此土凡夫熊升恒、愚昧无知。

因为熊先生在《庸言》杂志上发表指责佛法让人流荡失守,我祖父心向佛法他不允许,所以就批评他。但他没有想到收到熊先生的一个明信片说:此文看过,骂我的话不错,暑假想来北京,可否一晤。1919年夏天他们俩人相会在广济寺,从此成为一生一世的好朋友。他俩这个好朋友,观古今中外学者非常罕见。为什么呢?生活方式、脾气性格、治学的方向都不一样,但他俩是好朋友,简直就是两个矛盾体,但能成为好朋友。

宸冰:所以你知道我们都没有办法想象那个时候的人多简单干净,我可以跟你有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我们会彼此认同,我觉得特别美好。

梁钦宁:在新文化运动中,我祖父有感于西化派,发表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演讲,就难免跟陈独秀、胡适要打打嘴仗,但我祖父说,我们每个人把各自那一点去发挥,最后是相通的。而且他特别说:我不认为我反对他们的运动,他们是我的敌人,我是他们的敌人,我是没有敌人。

宸冰:是在说事物的两面。

梁钦宁:其实每个人对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就像盲人摸象,每人只抓住了象的一个部分。

宸冰:我们一定要尽力,把自己摸到的东西说出来,以便拼出一个整体。

梁钦宁:完整客观的呈现,他又说:天下肯干的人都是好朋友,我们是一伙,他不认为是一种对立,因为大家从各自的点为社会发挥,对社会的贡献是一样的。

宸冰:可能是这种宽阔的胸怀和包容的态度,包括修习佛法给他带来这些精神方面的高洁,所以先生很高寿。一个文人、一个知识分子,如果他较真,非要我是对的,文人相轻。他心胸比较狭窄的话,其实跟整个身体都是有关系的,他在生活中也会很平静,真正中庸之道的感觉。

梁钦宁:我们可以说是从来没见他生气,也没有发过脾气,我就看过他有一次不快。他书法很好,经常有人登门求字。有一天正好是我负责接待,来了三四个人,我祖父正在午休,我就安排他们在客厅等,过了半个小时后,我祖父从他的卧室踱步而出,跟客人寒暄,客人也表明心意想求字,他让我替他铺纸研墨,客人说了很多恭维的话:梁老,你是中国最伟大的书法家。其中有这么一句话,我没有想到,当时我祖父笔都拿起来了,他把这个笔放下轻拍桌案,指着那个客人比较严厉的说道:小道轻看我。当时空气一下凝固了,因为他一生就像您说的关心的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

宸冰:他不在意别人给他的评价、标签这些东西,尤其是书法,他不是以书法来立于人世的。

梁钦宁:但说完那句话,还是给客人写了。

■ Over ■

在《这些事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书中说到: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然而,现实中经常会有这样一些情景:孩子上学,父母帮背书包;孩子的鞋带松了,父母帮系好……有这种做法的父母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因为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

更糟糕的是,这种“包办代替”还有可能使孩子产生自己无能、愚蠢的观念,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间接地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放手让孩子自立自主,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能独立生存的人。

孩子就像雏鹰一样,他们需要的不仅是温暖的窝,还要经受大自然的种种洗礼,只有自立自强的人才能展翅高飞。很多事父母都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父母放手,孩子才能没有束缚,才能展翅高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