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沟酒业 | 如何跟孩子“谈钱”,是所有家长的必修课

教育家默克尔说:“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一个人对金钱的态度,更像是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是童年养成的,并且会影响人的一生。

有远见的父母从不回避和孩子谈钱,因为他们知道“好的金钱观教育,是给予孩子一生的财富。”那如何跟孩子“谈钱”呢?



第一步:让孩子认识钱



很多孩子知道钱是做什么用的,但对钱的认知并不完全正确。咱们家长一般都有些避讳跟孩子谈钱,怕孩子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却放在钱上,也怕孩子变得市侩。但如果你不帮孩子建立金钱意识,就容易使得孩子觉得钱很容易得来,从而挥霍无度



正确操作:让孩子从小认识金钱、学会管理金钱;明白钱是从何而来,父母是如何赚钱的,自然就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建立正确的金钱观。

第二步:学会用钱



几乎所有孩子看到自己喜爱的东西都会想马上拥有,如果父母不满足的话就会大哭大闹。然而孩子并非只有情绪化的一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如果合理引导,孩子也可以“理性消费”。说到这里,我们就要谈谈父母如何让孩子理性消费、学会用钱了。



正确操作:让孩子列出“想要”和“需要”的清单,只能消费预计的金钱。教会孩子优先买“需要”的物品,在合理的情形下保留部分“想要”。长此以往,孩子的金钱观就会愈发完善。

第三步:懂得管钱



有的父母觉得现在让孩子学管钱太早了,对于孩子来说,不乱花钱已经足够。然而,有句老话说:“会管钱等于会花钱。”我们教会孩子从小管理自己的“小金库”,以后孩子将成为金钱的主人,在富足时自律和珍惜,过真正自由的人生。



正确操作:将过年的压岁钱和孩子平时的零花钱给孩子自己管理。父母可以为孩子申请一个私人账户,教会孩子记账,让孩子关注自己的收入与支出。孩子会在存钱中体会父母的辛苦,而自己存钱换取的东西也会让他学会珍惜。



TANG GOU SHUO

汤沟有话说

金钱观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只有家长信任孩子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入金钱的概念,孩子才能耳濡目染,金钱观随着时间日久而逐渐完善。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