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间发生争吵家长要不要介入?掌握这三大要领,让坏事变好事

文 | 朗朗育儿课堂(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因为意见不和而引发的争吵,不光是在成人中很常见。很多孩子也会因为意见分歧导致争执发生,让家长为难的事是,要不要出面做一个公正的裁判官呢?其实让孩子独立面对争执,也是他成长路上的必修课之一。

前两天同事李敏在办公室聊到了这样一件事,周末陪女儿阳阳到小公园玩的时候,阳阳和另一个小朋友因为坐滑梯的先后顺序而发生了争执,李敏眼见到对方是个小男孩,怕女儿吃亏,于是冲上前去打算女儿讨回公道。

谁知道对方的家长也冲了过来,而且一开口就是蛮不讲理,让李敏火冒三丈,原本两个小孩的争执顿时上升到了大人的矛盾。最终,公园的工作人员出动才平息了这场纷争。

李敏最后感叹“现在的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蛮不讲理的家长”。但站在客观立场来看,整件事李敏的处理手法也不太合理。见到自己的女儿受委屈就挺身而出,那么同理心,对方的家长也会担心自己的小孩受委屈而不得不站出来。

孩子之间当着家长的面起了争执,家长要不要介入?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实际上,只要不升级到肢体冲突,我们提倡家长最好是袖手旁观,将这件源于孩子纷争的事情放手交给孩子自己去处理。

1、让孩子独立面对同伴间的争执,能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周末妈妈带着苗苗去图书馆,没想到在图书馆内苗苗和小朋友起了争执,目睹这一切的苗苗妈妈没有站出来替女儿撑腰,只是冷眼旁观看着女儿的举动。最终女儿和小伙伴达成了和解,在回去的路上,苗苗仰着头问妈妈:“妈妈,我今天和小朋友吵架了,是不是做错了?”妈妈答道:“你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只是和小朋友讲道理,劝服了小伙伴,你做的很棒,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所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处理一种争执,不失为一种成长。

  • 学会面对冲突

当孩子独自面对冲突的时候,他会学习处理矛盾的关系,或许在争执中有一方会强势一些,在孩子面对强权的过程中,他也得到锻炼。

  • 学会处理不一致的意见

争执大多数时候都会源于意见不同所引起,当孩子独立面对争执的处理过程中,他们会学会处理存在分歧的意见。不管是最后某一方让步,或者是双方达成一致,这个过程中他们都一步步锻炼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 掌握沟通的技巧

站在客观立场来看,争执其实也是交流的一种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以口头形式表现出来,这也是对他们临场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技巧的实战考验。

“有效的沟通取决於沟通者对议题的充分掌握,而非措辞的甜美。”——葛洛夫

所以家长不要因为孩子之间偶尔发生的争执显得很着急,自己也匆忙地加入到“战团”中去,应对争执也是孩子学习沟通的一种方式。

2、家长面对孩子间的错误的做法是怎样的?

亲戚家的孩子到天天家玩耍,因为弄坏了天天最喜欢的小汽车,天天和亲戚家的孩子发生了争执。天天的爸爸认为天天不懂事,当着亲戚的面就批评了天天。事后,天天对这件事表达不满,他对爸爸说:“明明是他的错,为什么你就要批评我,因为我是你的孩子吗?”很显然天天爸爸的插手是比较失败的,既没有让事情得以圆满解决,还让孩子埋怨自己。

  • 充当裁判官

在不了解整件事情始末的时候,家长就急着现身充当裁判官的角色。我们的本意是保护孩子,但实则这样的保护非但没有意义,偶尔还有反效果。

  • 偏帮自己的孩子

有的家长遇到孩子起争执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会先帮着自己的孩子说话。实际这是处理孩子争执问题的大忌,如果当孩子知道家长每次都着急为自己出头,那么就会养成他不知天高地厚,霸道逞能的性格。

  • 批评自己的孩子

有的家长则恰恰相反,每次当孩子与他人发生争执的时候,不管对与错,就先批评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在孩子是非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家长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只会让孩子在内心里埋怨家长。

面对孩子起争执,家长的做法是能不介入就最好不要介入。

正如居里夫人说过的这样的一句话“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

如果我们不放手让孩子独立面对争执,以后他将如何独立生活?

3、家长正确处理孩子间的争执应该怎么做?

  • 预防事态升级

家长不介入孩子的纷争,并不等于是完全漠视。家长需要在一旁预防事态的升级,如果两个小朋友的情绪越来越激动,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出面来帮助他们一起解决问题。

  • 保持态度平和

家长出面解决问题,一定要保持态度平和,若是家长本身情绪激动,那无疑是等于火上浇油。同时家长的态度要公平客观,不要偏袒某一方,也不要去责怪某一方,尽量引导孩子们注重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去怪着对方。

  • 引导孩子自己想出解决办法

家长出面并不是要判断谁对说错,我们需要将重点引导在问题解决的结果上来,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协商如何解决问题,或者是给予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当孩子发生争执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要追根究底弄明白究竟是谁对了还是谁错了,只要问题得以解决,那么就行了。家长还要注意,不管是不是孩子有错,都要尽量避免在小伙伴面前批评他。

我们并非是提倡或者鼓励孩子争执,而是当争执的事件发生后,家长不要急于去代为处理。争执也是孩子必须要面对与学习的一种社会技能,让他们提早在争执中学会成长,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您家的孩子和别人起过争执吗?面对孩子争执,您又是如何做的呢?欢迎就这些问题聊聊您的经验之谈。

这里是朗朗育儿课堂。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多更多的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