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拖拉怎么办?智慧的父母是这样做的!

孩子上学似乎变成了妈妈的事,孩子在床上赖着不起来,或者慢吞吞刷牙洗脸,穿一只鞋似乎要半小时;而晚上却怎样赶孩子都不肯去洗澡,或者洗起澡来又怎样都不肯起来,然后又是怎样赶都不肯去睡觉……满身疲惫的妈妈体内的肾上腺素每天都因此猛烈上升,恨不得把娃扔进洗衣机里去洗洗睡。

孩子磨蹭拖拉,一般表现为做事、做作业心不在焉,精力不集中,写着写着就停,不知在想什么。写作业时的多余动作特别多,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去厕所,一会儿又吃零食,一会儿找橡皮,一会儿又削铅笔,大量时间被磨蹭掉。譬如有的孩子,坐下来想学习,又觉得该歇一会儿。这样歇一会儿,玩一会儿,胡思乱想一会儿,一个小时便过去了。一想还剩下几分钟就到睡觉时间了,今天就这样算了,明天再抓紧吧。第二天又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把昨天的毛病再重复一遍。

磨蹭拖拉的习惯往往使人经常在完成任务的最后期限里临时突击,工作质量根本无法保证。磨蹭拖拉的习惯还往往使本来很轻松的小事拖延成一个紧迫的问题。磨蹭拖拉的结果往往是给人带来压力,使人陷入焦虑。小时候不解决拖拉问题,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困扰他成长的严重问题。

那么造成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一、时间观念淡薄。即使妈妈说“还有半个小时,快迟到了”,但是孩子还是在磨磨蹭蹭,那是因为孩子对于你说的半个小时没有一个时间观念。你可以跟孩子玩个游戏,例如:可以跟孩子一块闭上眼睛体验下一分钟究竟是多长时间。

二、先天的因素。有些孩子本身就是天生的慢性子,不管外界有什么强烈的刺激依然他们的行动依然都很慢,这种就属于先天性格,所以家长要耐心的教导。

三、父母包办和不良示范。例如:早上起床再孩子磨磨蹭蹭不起床的时候,家长赶忙过去动手帮孩子穿衣服。导致孩子潜意识里认为“反正我磨蹭,有人帮我做”的想法,这样会使孩子更磨磨蹭蹭。

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来经常拖拖拉拉、不讲效率,本来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长的时间,本来应当提前做完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后一刻。家长这种做事慢吞吞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养成办事拖沓、磨磨蹭蹭的不良习惯。

四、动作不熟练,缺乏信心。有时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缺少操作的技巧。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时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他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错,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担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动作也就越慢。如果大人这时候再在一旁不断地催促、责备,孩子的自信心又会受到影响,他的动作不仅快不起来,反而会更慢了。

父母总是以自我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做事态度,俗不知孩子是需要一步步从错的事情中成长起来的,例如:成人学电脑一样,都是从不会一步步到熟练的地步的。所以说“没有磨蹭的孩子,只有心急的父母”。

五、孩子对这件事不感兴趣。例如:在家里,让孩子帮忙收下玩具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就会慢吞吞的,任你怎么喊,我依然一如既往的慢。星期天带孩子去动物园玩,孩子早早的就把自己收拾妥当准备出发。由此可见,孩子对他感兴趣的动作就很快,反之,就会出现磨蹭的现象。

六、家长长期暗示的结果。一位儿童教育专家接到一个咨询,一位母亲说自己12岁的孩子动作特别慢。专家问:“你的性子是不是比较急啊?”家长就说:“是的,我和爱人的性子就是比较急,看不得孩子慢吞吞的样子。”专家告诉家长:“您忽略了一点,别人家的孩子,他的父母可能没有你们这样的急性子。孩子从小到大在您身边长大,您从他开始记事起,就对孩子强调说,你这也慢,你那也慢,这种暗示就使孩子按您说的方向发展了。”

我们都知道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个过程。在他小的时候,做很多事情,在家长看来的确是笨手笨脚的。如果家长缺乏耐性的话,看孩子穿件衣服要花半个小时,扣个扣子要花十分钟,就耐不住了。往往就选择取而代之,我来帮他做。而家长取而代之的结果就是,孩子因为缺乏生活当中必要的动手锻炼的机会,就会越显笨拙。家长又会指责孩子说:“你怎么这么慢啊?于是很多家长会选择一个共同的动作:催。会不断地说:“你快点啊,你快点啊。”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这时他认为他就这么笨,他就这么慢。孩子从小做事就被人督促,自己没有了时间观念,没有人监督就不知道做事的节奏,所以干什么事都慢慢腾腾。

如何解决拖拉问题呢?

1、专项训练。

父母可以和孩子玩一些游戏,例如:比赛吃饭、比赛穿衣等,激发孩子的进取心。通过游戏调动孩子兴趣度。

2、孩子和自己比赛

父母设计比赛成绩表,同时可以设定目标和奖励。例如:一分钟口算,一分钟写字等,通过游戏方式让孩子感受时间的重要性,激发孩子参与度和兴趣。父母可以让孩子先从简单的开始,逐渐提升难度,一直到达合适的目标为止。

3、停止督促,坚持表扬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时候,很多家长喜欢喊,不断的催促,结果感觉是越催促,孩子的动作越来,家长就更生气,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扬。如刚开始可以给孩子出几道简单的题,给1分或2分钟,孩子会很快做好,家长要作大吃一惊状呼道:“还不到一分钟呢!”总之,很夸张的样子。随时观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对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扬。“现在穿衣服快多了!”“现在收拾书包快多了。”……这样的话。但千万不要说成“现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写作业也这样快就好了”。只表扬,不提孩子做得不足的地方。通过表扬,会激发孩子内在快的动力。

我还是认为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孩子毕竟小,一畏的表扬会迷失方向,也不利于心理承受力的成长。哪件事做得好就表扬,做的拖沓的也要及时指出来。但避免孩子受到表扬高兴的时候泼冷水提以往的拖沓行为。要是批评那就在错误正当时,孩子体会到拖沓不好的时候趁热打铁。

4、培养孩子时间观念

每天让孩子在固定的时间吃睡玩,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调整,让孩子的每一天都是可以预期的,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孩子有了规律,也便于大人更好的管理全家人的时间。

让孩子参与到一日流程的制定中,让孩子有意识的开始了解自己每天生活的一日流程,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逐渐在心中形成观念。

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去更有效的运用时间。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才能让孩子学会守时,懂得了时间的重要性,孩子自然就学会了抓紧时间、集中注意力去完成必须完成的事情。

5、从生活习惯开始训练

只能从生活习惯抓起啊,先给他规定时间,要求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要做的事儿。一位家长说,她女儿早上起床穿一双袜子要十分钟,孩子在床上把袜子理呀理,理得家长冒火。什么吃饭,穿衣,洗漱能拖时间,尽量地拖时间。

对策:通过训练缩短孩子生活自理行为的时间。比如和爸爸妈妈比赛穿袜子,看谁更快。在比赛之间先教孩子怎么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训练。家长在比赛时,可以故意放慢一点,让孩子觉得有有取胜的可能。甚至有时候不经意输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得快。让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学习中才会快起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孩子最大的榜样就是离自己最亲近的父母)

 生活习惯也可以通过家庭积分形式,通过奖励帮助孩子养成!

6、规定时间没有完成立即停止

有些孩子写作业拖延时间到晚上十点,减少了睡眠时间,导致第二天上课没有精神,降低了学习效率。周而复始,造成恶性循环。这时,我觉得可以给孩子确定一个作业完成的最后时间。要保证孩子十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很多家长规定孩子九点钟上床睡觉。所以到了晚上九点,孩子的作业还没有完成,就不再写了,要求孩子必须睡觉。作业没有完成,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以后,孩子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了。这个是狠招,家长要具体分析孩子作业的量,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超标了,就不能用这个办法。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这一招。

7、亲子同修法

家庭生活要给孩子参与感以及平等权益,可以和孩子坐下来商议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让孩子说出他希望父母改变哪些方面,父母希望孩子改变哪些方面,共同设定协议,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8、多给孩子锻炼机会

有一个词语叫“熟能生巧”,让孩子做事快起来,还需要多给他一些锻炼的机会,比如,经常让他帮你做家务,让他自己穿衣吃饭等。在不断的实践中,孩子做事的能力与技巧也会大有提升。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