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的忏悔:育儿路上千万不要踩这个坑

女儿从小害怕毛茸茸的东西。毛衣不肯穿,毛毯不敢盖,还有睡眠障碍。

我想尽办法让她克服障碍,谁知,我才是她最大的障碍

一、爱哭闹的宝宝

刚出月子,我被爱哭闹的女儿,折腾得筋疲力尽。到处打听,怎样才能让宝宝不哭闹。

老人说,宝宝可能被不干净的东西吓到,可以用妈妈的内衣给宝宝洗澡。

亲戚说,把宝宝放在妈妈的裤子上,拉着裤子连同宝宝,顺时针转一圈。

朋友说,试一下“飞机抱”……我一一照做,依然没用。

一天,我在妈妈网,看到疯传的《美国人带孩子的17个秘籍》。

作者是侨居美国的年轻妈妈。她在家庭医生JANE GU的指导下,通过“哭声免疫训练”,把两个宝宝训练得极少哭闹。

乖巧得好像家里没有小婴儿。

这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

这位妈妈说,哭声免疫训练的要点是,哭不抱,不哭才抱

一定要在家人不在场的时候进行,免得被打扰。

开始训练时,放下哭闹的宝宝,第一次让他哭5分钟再抱,以后一次比一次时间拉长。

趁老公还没下班回来,我赶紧对2个月大的女儿,进行哭声免疫训练。

二、哭声免疫训练

我放下哭闹的女儿。她小脚乱蹬,小手挥向我。我不安地拍拍她的小肩膀,安慰:“乖,宝宝不哭了,妈妈就抱抱。”

女儿越哭越起劲,脸蛋涨得通红。我频频看向时钟,好不容易熬过5分钟,赶紧把女儿抱起。

我喂奶,她不吃。抱着她在房间来回踱步,依然哭闹不止。无奈下,我放下女儿,进行第二次的哭声免疫训练。

女儿哭了10分钟还没消停。为什么其他宝宝那么乖巧,我的宝宝这么倔强?

我上妈妈网留言求助,大家都说,一定要坚持,让宝宝知道,哭声是叫不来妈妈的

大概20分钟后,女儿哭着哭着睡着了。她眉头紧皱,眼角还有泪痕,嘴巴颤抖。我的眼泪在眼眶打转,咬紧嘴唇。

心想:怪不得要在家里没人的时候进行,哭声免疫训练实在太残忍了

这时,刚睡着没2分钟的女儿,哭醒了。她幽怨地撇了我一眼,小脑袋扭到另一边,低声呜咽。

我眼睛一热,一边说对不起,一边把她抱起。她衣服已汗湿,给她换衣服时,有快递敲门。我放下换到一半的衣服,用包被裹着女儿,跑去收快件。

回到房间时,女儿小手紧紧地抓住包被,孤零零地躺在床上呜咽。我再次泪崩,赶紧跑去抱起颤抖的小人儿。

我发誓,以后再也不给女儿做哭声免疫训练。

谁知,哭声免疫训练对女儿造成的伤害,已深深刻进了骨子。

三、心理创伤

女儿一岁时,小姑送她一个毛茸茸的小老虎玩具。女儿打冷颤,躲在爸爸身后。

爷爷笑她胆小。我说,可能是被小区的毛毛狗吓到了。

女儿2岁多,为了上幼儿园做准备,我们给她报了早教班。

一天,女儿在早教课做了,摸小毛球触感练习。晚上噩梦连连,不断呓语:“毛毛……怕……妈妈不要……”

记得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心理障碍是因为,童年经历的创伤而产生的。

我挖空脑袋回想……啊!我给女儿做哭声免疫训练时,把她独自留在房间哭泣,包裹着她的,是一张摇粒绒小毛毯。

那是多刻骨铭心的记忆!让她每每看到毛茸茸的东西就害怕!害怕妈妈不要她!她伸手祈求抱抱,我却一再狠心拒绝她。

为了弥补我的过错,让女儿克服心理障碍,我上网查资料、买书,疯狂学习育儿知识和心理学知识。

(我家书柜)

才发现,疯传的哭声免疫训练是多么害人。

四、害人的哭声免疫训练

1928年,约翰·华生出版了《婴儿和儿童的心理学关怀》。华生倡导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塑造和矫正。免得孩子养成依赖父母的恶习。

哭声免疫训练法由此而来。

整整一代儿童,包括他自己的孩子,都是在这种教育实践中长大的。而哭声免疫训练法,因为见效快,让父母省心省力,曾在美国风靡一时。

但是,当华生在学术圈名声大噪的时候,他的大儿子因为严重的童年情感匮乏创伤,在三十多岁自杀身亡。

他女儿沉默易怒,秘密酗酒,多次自杀。小儿子一直流浪,靠他的施舍才能生活。他外孙女也是酒精成瘾,多次试图自杀。

而造成悲剧的华生呢?童年也不好过。他的父亲脾气暴躁,抛妻弃子。华生受同学欺辱,并因暴力行为而两次被捕。

童年对爱的绝望,让约翰·华生倾一生之力,打造了一个“没有情感的程序化帝国”。

而被哭声免疫法修整长大的孩子,后来轻则睡眠障碍,重则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

付出一代美国儿童的幸福代价后,这方法终于被欧美深深反思和摒弃。

但是,在国内,依然有很多妈妈迷信哭声免疫训练法。

有个妈妈,坚信儿子是在用哭泣威胁自己,定时喂饱奶后,任凭儿子在哭泣中入睡。上小学的时候,她儿子被确诊儿童精神分裂,入住精神病院。

马伊俐也发微博,后悔对女儿做哭声免疫训练。

为什么我们容易听信网络“伪科学”,用哭声免疫法训练宝宝?

五、艰辛的头一年

都说女人一生最艰辛的是生孩子,其实是生完孩子后的头一年。

一些妈妈生完孩子后,不但因为身材变样而自卑,更因为哭闹不止的宝宝而手足无措

家里有老人帮忙带娃,也许会减少压力。但老一辈和年轻一代,生活习惯、育儿观念不同,难免会产生矛盾,增加新手妈妈的心理负担。

如果家里没老人帮忙带娃,老公要上班,新手妈妈要独自上战场,更是崩溃。

于是,病急乱投医之下,看到网络热传的育儿法,听到亲朋好友说过的育儿偏方,就跃跃欲试。

谁知,却伤害了宝宝。

六、宝宝为什么爱哭闹?

其实,小宝宝还没学会说话,只好用哭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需要。

通常,宝宝哭闹分为生理性哭闹和病理性。可以从宝宝的哭声、表情和肢体动作去判断。

如果宝宝饿了、渴了、热了、冷了......这些属于生理性哭闹。

生理性哭闹,哭声不痛苦,也不嘶哑、不尖锐。只要满足了宝宝的生理需求,加上妈妈的安抚,很快就会停下来。

如果宝宝的哭声痛苦嘶哑,排除了生理性需求,换了尿布,还是哭闹不止,妈妈们就要注意了。

可以量一下宝宝体温,看看有没发烧?或者感冒?肠痉挛?肠梗阻?

病理性哭闹,爸妈们得重视,要带宝宝看医生。

七、结语

哭声免疫法是我一辈子无法释怀的痛。

如果你是新手妈妈,请不要害怕宝宝哭闹,不要听信网络“伪科学”,不要让自己的无知害了孩子一生。

共勉。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