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聪明的孩子是玩儿出来的”,那我想知道他们玩得啥?

点击右上角关注“幼儿园张老师”,和我一起分享教育过程的美好!


幼儿园宝宝的家长们:你听过这句话吗?幼儿园的孩子是玩儿出来的?你觉得这是真的吗?

否定派家长:开什么玩笑,孩子在幼儿园玩了三年,啥都不会,到了小学跟不上,被老师批评,被同学们鄙视,那时候我们家长焦虑得要死,说这话的专家还不知道在哪儿待着呢。

认同派家长:我感觉这个玩儿应该不是随便胡乱玩儿吧?但是到底怎么玩儿才能聪明我也不是太清楚,就是觉得这句话听着有点儿道理。

下面我们再来问问孩子: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玩儿什么啊?

小朋友A:我喜欢玩儿平板电脑,游戏可多了,玩起来特别带劲儿。

小朋友B:我喜欢去游乐场,那里的玩具可好玩儿了。

小朋友C:我爱在家看电视,一个人玩玩具没意思,但是我在家的时候就是自己,爸爸妈妈忙着看手机,没人和我玩儿。

现在回想我们小的时候玩的什么呢?

一帮孩子三三两两,玩捉迷藏、玩丢沙包、玩跳格子、玩扑克牌、玩抓石头,玩到天黑都不肯回家,这一代孩子现在长大了,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那些小时候玩儿大的孩子,你们没提早学习,就玩儿了,大家都变傻了吗?

说说为什么聪明的孩子是玩出来的?

儿童游戏的过程是悄悄自我建构的过程。

孩子玩搭积木的时候,底下放两块,上面放一块,上面的不会掉下来,底下放一块,上面放两块,放不上去,不小心就倒了。这个玩的过程中,孩子发现,原来下面要稳定,平面就要大一点,这是对空间概念的自我认知,但是这种认知不是学一个拼音那么显现的。随着孩子的逐步长大,这些认知汇聚到一起,孩子就能更快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儿童游戏的过程是和不同思维碰撞的过程。

有游戏就有和孩子一起游戏的人,这个人不管是老师、小伙伴还是爸爸妈妈,都意味着和与自己不同的个体去沟通碰撞,了解不一样的想法。比如:孩子学习拍球,拍不起来,小伙伴说我来拍,孩子看到别人拍,自己在拍,会在下意识里归纳拍球的方法,小伙伴是怎么拍的,我怎么拍才能比过他?这就有了互相学习的过程。

爸爸妈妈怎样陪孩子玩?

放下你的手机吧 放下你的手机,看看孩子那张可爱的脸。放下手机,你才会有心情和孩子去玩,你才能把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

从儿童角度看游戏 想想我们小的时候喜欢什么?捉迷藏、跳格子?和孩子出去溜达,不是为了溜达,而是在这个时间段丰富亲子情感,一起躲一次猫猫,一起玩一次皮球,一起做一件手工,孩子开心的样子会让你久久难忘。

鼓励孩子的探索 我记忆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位保育员在洗碗的时候发现水从橱柜下方大量流出,原来班上一个孩子把排水管从下水处拔出来了,因为他想知道老师用的水流到哪里去了。你碰到这种事会生气吗?千万别生气。告诉孩子,你会和他一起去探索,一起玩水、一起玩沙子,在可以玩的地方去玩,遵守规则就好。可贵的探索欲会引领孩子越来越聪明可爱。

尊重孩子的兴趣 孩子喜欢玩的东西,不要因为你的喜好去干预。没有预约的心情,一个人就很难有做一件事情的专注力。

帮助孩子获得友谊 和小伙伴一起玩简直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情了,有了同伴,玩的主意简直是层出不穷,一起玩,一起体验,才会有更多新的火花。

今日话题:你的孩子最喜欢玩什么?你认可聪明的孩子都是玩出来的吗?

我是幼儿园张老师,资深幼儿园教师一枚,欢迎关注我,一起分享教育过程的美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