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那点事

作者丨范红蕊 摄影丨旅途 编辑丨茶醉

在国家 “二胎”政策鼓励引导下,产科自然成了最烦忙的科室,人满为患,连走廊里都是临时床位。别的科室里患者情绪多是阴郁烦闷,唯独产科不管是生了的还是没生的;生男孩的还是生女孩的,都洋溢着满脸的笑容,迎来送往好不热闹。

正值适龄的我也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生产队伍。好不容易熬过了孕早期的各种不适,到了孕中期像排雷闯关一样做完了一系列的产检——哎吆,我的小心脏终于归位。可没成想孕晚期查出了高血糖。医生说,顺产可能缺氧,建议剖腹产。

我一直认为“瓜熟蒂落”这么简单的事,竟变成了一台“手术”,有点不能接受,一说起来身上就瑟瑟的。家人都跟着焦急,种了9个多月的“庄稼”到“收秋”的时候可千万不能有“闪失”。到39周就催促我去医院约医生做手术。

刚住院的时候,我一想到做手术就非常害怕,当看到同病房的孕妇被推出去,返回时孩子就一道抱来,慢慢地也有点着急了。如果这件事到了非要发生不可的时候,我希望它早些到来。

那天做手术者非常多,我一直等到临近傍晚时分。做好术前准备以后,就由两个50岁左右的男护工推着去手术室。我以为自己会害怕,看着走廊天花板上不断后退的灯,我竟然想到了电视剧《甄嬛传》里,太监们抬着嫔妃去侍寝的片段,突然间,紧张害怕全部消失了,感觉像是去赴将要迟到的约会。

进了手术室先做麻醉,麻醉师们待我好似相识已久的朋友,闲聊是不是二胎及是否知晓即将出生宝宝的性别。忽地一下,好像有一束电钻在我脊柱上打眼一样“嗡嗡”响起,旁边还有一个老师指挥着。我心里想着,是学徒操作也没事啊,只要麻药管用就行,千万别等手术做到一半就恢复知觉了,那不得疼死啊。

潜意识当中,想起人们常说的“无事不登三宝殿、临时抱佛脚”此类话都是有道理的,我开始真的害怕了,默念《心经》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大约几分钟后,主刀大夫碰了碰我的脚,问我有没有感觉,我急回复——有。真担心他此时下刀啊,我有感觉就是证明麻药还没发挥作用。

我想大夫问我的时候应该是已经下刀了,一想起“刀”这个家什,一下子想起莫言的《檀香刑》里说的赵甲把英雄钱雄飞“凌迟”那章,应该和这柳叶刀差不多吧。因为血糖高,整个孕期没吃高糖高热量的东西,肚子上一点肥肉也没有。我感觉大夫下刀时手感应该很好,“噗!”脆生生的那种,就像切熟透的薄皮西瓜那种感觉。

忽然有种拉扯和拖拽感,我的身体好像被拽起来,“砰”的一声!感觉有个东西从我肚子里被拉了出来。我的思绪也被拉了回来。医生说快看看是男孩还是女孩,我看到了肉乎乎的大腿和小屁股,粉嘟哮的伴点紫(可能是由于孕期血糖高有点缺氧)。我回应是男孩后,医生赶忙包裹起来,把孩子的小脸凑到我的嘴上说:“亲亲你儿子吧。”

十分感谢医生人性化举动,我期盼这一刻好辛苦,不说孕早期的妊娠反应,什么也吃不进去,但说后来肚子大了,站着累、躺着累、翻身困难,整晚上失眠。

接下来就是缝合刀口了,那八层肚皮一层层足足缝了半个多小时。三个医生围着我,一个护士端着盘子,里面有大大小小的钳子镊子手术刀,另一个负责给主刀的医生递这些工具,主刀的医生一边讲着去西安旅游时的见闻,一边检查着我肚子里的东西,突然她停下来说,快拿止血钳,右下方有一处出血口。听医生这样说,我一下紧张了起来,那些“大出血,羊水栓塞”的词语都从我的脑海里迸出来。瞬间觉得我是那么脆弱。“好,止住了。”那位老大夫接着讲西安的兵马俑是怎样壮观,羊肉泡馍是怎样好吃。就这样我在老大夫精彩的西安之行故事中缝合了刀口,手术一切顺利!

缝合完毕,我被推到一个候待室。这个厅没有灯,有点暗,也没有人,只剩下四周的安静。这是个什么地方呢?真像卡夫卡的《城堡》啊,时间在这里凝结了。没标明是手术室还是病房,我就一个人躺在那里。四周是空灵的静,这里四面都有门。我游走到那些虚掩的门前屏息细听,一点动静也没有,我不敢打开。在我的左边有一个桌子,桌上没有东西,桌子后面的墙上挂了一个钟表,我凝神看了好长时间也没见它转动。

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有护士来了,她们窃窃私语,估计是交接班。“这里怎么还有一个人?”我心想,天啊,我是被遗忘在这里了吗?

我被推了出来。一道刺眼的白光闪过,我看到天花板上一排排灯;大人的说话声,婴儿的哭声都灌进了我耳朵;84消毒水味,饭菜味,洗尿布的肥皂味充斥着我的嗅觉。我又回到了这个熟悉的熙熙攘攘的世界。我试着动了动脖子和手臂,还好都和原来一样,只是下半身由于还没退麻,不能动。

家人都急切地迎上来,把我抬到病床上,我又看到了那个小家伙,肉嘟嘟的,粉嫩粉嫩的!我摸着他紧握的小手,母爱在心里泛滥,幸福涌上心头。

术后的几个小时和第一次下床才是最痛苦的。但是一看到那张粉嘟嘟的小脸一切都变得云淡风轻。

72小时后采完足底血,终于可以出院了。

农历二月中旬春寒还未褪尽,坡地里已蒙上了片片绿意。柳树早已鼓出了嫩芽,向阳处偶有一簇簇粉色的桃花,明晃晃娇艳艳的。到处都涌动着喷薄欲出的生机,目之所及一切都是新的。

感觉来的时候还是冬天,这回去的路上已是满眼春色了!


作者简介:

范红蕊,开了一家有温度的小店,热爱热气腾腾的生活,热爱文字,喜欢侍弄花草,喜欢美食,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