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孩子有没有必要报兴趣班?是不是应该把重点放文化课上?

小学的教育模式和幼儿园有很大的区别,幼儿园教育的重点在玩,寓教于乐,而小学是启蒙教育,通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在小学阶段,对孩子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的兴趣和习惯,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

因此,我建议爸爸妈妈可以适当给孩子报一些兴趣班。

培养孩子全面发展

一年级的学生,学校放学得都比较早,大部分学校下午3点多就放学了。且一年级的学生,没有什么课后作业,学业压力不大。所以爸爸妈妈们不必担心兴趣班会影响到文化课,也不必因为孩子一时成绩的波动就放弃兴趣班,因噎废食。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要求人们多才多艺,只会死读书的人往往也会把未来的发展方向限制死。学校在课程安排时,也把德智体美劳作为学生培养的目标。

大部分的孩子从中班、大班起就开始上兴趣班了,比如钢琴等文艺类项目。上了小学也不必放弃原有的兴趣班,应当继续坚持下去。

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最是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时候,也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此时的孩子犹如海绵吸水,仿佛全身都是感觉器官,全方面接收来自四周环境的刺激。

这个时期对孩子最好采取广泛接触的办法,让孩子多接触一些新的课程、圈子等,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可以先适当给孩子增加一些简单的兴趣班,让孩子接触更多的方面,不限于校园学习,也不仅仅是学习钢琴、舞蹈等文艺类项目,可以适当地让孩子接触一些体育类、棋类等兴趣班,培养孩子全方面发展的能力。

广泛接触培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提早发现孩子的天赋,使孩子的“长板”项更长更突出,避免在孩子的“短板”项耗费过多精力,揠苗助长得不偿失。

学会坚持

上兴趣班无疑是非常累人的一个过程,必须风雨无阻,准时准点地去上课,这对年幼的孩子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现在很多孩子不仅周一到周五晚上都是兴趣班,周末两天也排得满满当当,寒暑假还有额外的假期班。

当别的小朋友正在自由自在的玩耍时,我们的孩子却要收拾好书包去上兴趣班。面对外界的诱惑,面对去留的选择,上兴趣班对孩子来说,更多了一层锻炼的意义。

在孩子最爱玩的年纪,能够沉心静气,坚持不懈地学习,就已经是一种阶段性地成功。在这样不断地锻炼中,孩子会逐渐明白为什么坚持,为什么学习和什么是成功。在一次次的坚持后,他的心智会被磨炼得更加成熟和理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那些学不会坚持的孩子很容易就被困难打败,半途而废。而那些懂得坚持不懈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学会取舍

市场上的兴趣班多种多样,就像我们这个诱惑繁多的世界,孩子可能会既想学钢琴,又想学溜冰,还想学舞蹈……可是哪有这么多的时间上兴趣班呢?这个时候,就是教会孩子取舍的最佳时刻。

我们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很诱人的事物,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面对选择时,爸爸妈妈们要教会孩子冷静分析、理性思考,培养孩子的主见和选择判断的能力,学会放弃那些看起来很吸引人的事情。

兴趣班的取舍,就是孩子第一次为自己做取舍的最佳锻炼机会。不仅让孩子学会取舍,更能懂得承担每一次选择后的责任。在今后的每一次取舍中,都会懂得如何权衡利弊,如何承担责任。

学会选择,学会取舍,才能让孩子少走弯路。

兴趣班并不是站在文化课的对立面,也不是多报兴趣班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

面对一年级的孩子,在这样一个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在合理安排的前提下,我们不必顾虑是否应该报班,毕竟孩子教育的重点,是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能力和良好的品格。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