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人来疯的原因

两三岁的宝宝,虽然已经能够区分“我的”、“你的”,但是自我的认定还是主要来自客体,特别是成人的评价和肯定。如果妈妈平时很忙,和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少,宝宝有了什么收获,得不到妈妈的关注,宝宝就会出现“交往饥渴”。

当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宝宝觉得妈妈闲了,又有对宝宝态度很好的客人在场,就要把自己新学会的东西表现出来。这个时候,客人出于礼貌,一定会表扬一番的,但是宝宝并不知道客人是出于礼貌才恭维他的表现的。被认可的喜悦让宝宝喜欢上了这种展示自己的方式,间接弥补了宝宝对于妈妈肯定的“饥渴”。从这个角度来讲,宝宝“人来疯”与缺少妈妈的关注有关。

宝宝喜欢热闹,当家里有新人加入的时候,宝宝要抓住这个打破孤单、寂寞的机会。可是,有的妈妈为了不让宝宝影响自己的事情,会很急切地对宝宝说:“去,跟爸爸玩去,妈妈有事情谈!”有事情?听了这几个字,宝宝更好奇了!

于是,他们很快就兴奋起来,主动与客人说话,拉着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个时候,妈妈不要怪罪自己的宝宝没有礼貌,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还不能移情,不会想到客人和父母有大人之间的事情要谈,所以只顾着满足自己的玩耍欲望。

有的宝宝习惯了一家人围着转的日子,客人来后没人理自己,感觉受到了冷落,但是又不能控制这种不好的情绪,就会想办法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有的孩子发脾气,大哭大闹;有的则在屋子里跑来跑去,弄出很响的动静;有的则找事折腾父母,一会儿要看电视,一会儿要吃东西。

人来疯到底好不好

不管出于哪种原因造成宝宝“人来疯”,都实现了宝宝自我表现的需要,激发了宝宝的求知欲望,锻炼了宝宝的思维,抒发了宝宝的情绪。但是,宝宝“人来疯”也有一定的弊端,一方面妨碍了大人做事,使得宝宝讨人嫌;另一方面“人来疯”次数多了,有可能上升为一种人格行为,见人就表现,造成人格缺陷,影响正常的生活和交际。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哗众取宠”、“小丑般”行为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