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发生什么事,永远都要站在孩子的身后

如果你们真的很想跟孩子处理好关系,那就不要多去说,而是去听,你应该永远去听。你以为你知道的比他们多,其实你没有,对于他们自己来说,他们了解自己比你了解他们要多得多。你可以去引导他,但是别给他建议,引导他的时候你要通过宇宙去引导他。

永远都要站在孩子的身后

有人说,中国的父母有点儿可悲:中国的父母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但当别人问孩子你崇拜的人是谁时,回答说崇拜父母的孩子还不到10%。为什么父母做了那么多事情,孩子却不领情呢?

我曾经在全国的几十所学校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的结果让我相当吃惊。这个调查就是问孩子:当你生活中出现危险时,出现很难处理的问题时,你首先会想到向谁求助?

首先能够想到向父母老师求助的人,加起来不到7%;有35%的孩子,首先想到的求助对象是他的同学和朋友。而他的同学与朋友基本上都是他的同龄人,和他一样缺乏相应的经验与判断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作出这样的选择,也就意味着他有可能在遇到真正的危险时令自己置身于险境中。

父母和老师们,为什么会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呢?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在家庭教育中,我坚定地持有一个观念,就是父母一定要无条件地站在孩子背后。这个观点遭到了很多家长的质疑:你说要无条件站在孩子身后,是不是指孩子无论犯了什么错误,我们都要支持他呢?

无条件地站在孩子身后,其实不是指无条件地站在孩子做的事情身后,而是无条件地站在孩子生命的背后。要把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防范发生任何危险的事情,排在首位。

在我看来,父母要把孩子的生命安全置于任何的是非对错判断之上。只有父母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让孩子建立起对父母很强的信赖感。

建立这样的信赖感,其实是一个家庭文化的核心理念。可这个很普通的道理,有多少父母想过呢?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对孩子所作的事情做判断,做对了给予鼓励,做错了给予批评,却没有想到,作为父母,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形下,首先应考虑的其实是孩子的安全问题。

有时当事情发生时,如果你只顾判断事情对错,却看不出这件事情给孩子带来的潜在危险,就很可能令孩子受到伤害。

从我的孩子非常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会不断跟她强调,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如果自己不能处理的,一定要首先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再大的事情,爸爸妈妈都不会指责你,而是马上就会帮你想办法,或者是赶到你身旁来帮助你。

我女儿在她的学习、游玩或跟伙伴的相处过程中,只要发生任何一件事儿她处理不了,她就会首先时间告诉我。

她高一的时候,参加学校的军训,有一天突然往家里打电话,在电话里号啕大哭。我们吓了一跳,问她到底出什么事情了。她告诉我们,她班上的女同学跟另外一个班女同学拔河比赛拔输了,结果老师非常生气,就在班上骂同学没有荣誉感,没有进取心,没有协作精神,所以才输了。

她批评了一个多小时后,我女儿忍不住站出来说了一句话:“老师,你不要批评我们,其实我们心里都很难过。”没想到老师听完这句话后当场崩溃,居然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哭起来了,接着就冲到学校领导那去了。过一会儿领导就冲到班上来批评我女儿,然后其他的同学也开始批评她,她受不了了,也大哭起来,这才给我们打电话。

我们听完事情经过,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判断这件事情的对与错,而是想办法马上安慰和帮助孩子,我觉得作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她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足以支撑她面对这些指责和围攻的。我就跟她说:“你不要难过,首先,我认为你这么做是对的,你只不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第二,你要相信,不管老师同学怎么骂你,爸爸妈妈都会保护你的。”

我告诉她“你这么做是对的”,不是指她那句话有没有说错,而是指她能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个行为是对的;再就是要让她知道,不管同学们和老师们怎么骂她,可能他们有他们的看法,但无论如何爸爸妈妈都是会保护你的。

我们当时就给学校打电话,要学校马上来处理这件事情。我要求学校先不问对错,而是先要去找孩子,去安慰、保护她,不要让她出现任何的危险。在这之后学校对这件事处理到什么状况,我们再通过电话随时沟通。第二天,我一大早就坐车去训练营地,把已经开始发烧的孩子接回来了。回家之后,我们没有过多在孩子面前谈及老师的问题。让孩子身心放松下来,她自己就会有辨别对错的能力了。

实际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这一类的事情。身为父母,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儿,首先要有一种本能的要保护孩子生命的意识,不要让孩子因为向父母求助而受到不当的批评,从而失去了对父母的信赖,这样才不至于让孩子在遇到麻烦时陷于求助无门的危险境地。

福建泉州有一个高二学生,因为失恋决定自杀。自杀之前他在QQ上给所有的同学留言告别。他自杀之后,大家去看他的QQ名单,发现他把父母列入了黑名单,也就是说,他根本不愿意跟父母作任何沟通。后来老师跟记者谈到这件事情时说,他觉得孩子虽然是因为恋爱挫折造成轻生,但其实核心还是亲子关系出了问题。这个孩子不管跟父母交流什么事情,都不顺利。

尤其是学业上,每次他考试成绩不如意,父母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阵咆哮,几次三番过后, 孩子就把父母列到黑名单里去了。当孩子把父母列到黑名单里去的时候,这个孩子其实就已经身处某种危险之中了。

在家庭教育里,父母除了要保护孩子的生命,还需要保护孩子的天性,保护孩子的爱好,保护孩子的个人趣味。

其实孩子的很多天性爱好或者趣味,有时候会跟社会跟学校跟他人产生冲突。孩子面对冲突时,总是会产生某种惶恐,因为有时他很难判断他是否做得对,或者他的方式是否妥当。这个时候父母出面保护孩子,其实就是帮助孩子的好方式。

这个我所说的保护孩子,并不是一种没有原则的溺爱,而是父母对孩子人身安全的一种责任。要做到这点,父母是需要有某种抉择与担当的。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环境里面,孩子随时随地都可能遭遇危险,父母一定要有很明晰的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我们也要让孩子相信,父母愿意也有能力保护他,这样他才会对父母自然而然地产生信赖。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