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捐款,捐多少合适,捐多还是捐少?

捐款相信现在的80后、90后爸妈都经历过,或者遇到过,捐款是一种表达爱心、传递爱心的方式,无常捐助钱财帮助别人,对家长来说,幼儿园捐款,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孩子有爱心、懂得帮助他人的机会。

但现在很多的幼儿园捐款却有点变了味道,成为了孩子们一次攀比或者展现家庭经济实力的机会。

之前看到一个新闻,某幼儿园呼吁小朋友给得了白血病的同学捐款,一位宝妈给了儿子10块,在接儿子放学时,老师激动的说道“你家宝宝真厉害,一下就捐了几千块,受到了校领导的公开表扬呢!”这位宝妈一脸懵。原来是儿子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把妈妈藏在柜子里的5000块现金都捐给了出来。

孩子这么小,怎么就学会了攀比呢?其实孩子们的这种攀比心理大多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孩子没有钱财意识

4、5岁的孩子并没有钱财意识,在捐款的时候,老师会重点称赞捐赠了很多的人,然后小朋友就认为捐出更多的钱可以称赞,虽然是为了鼓励孩子要有爱心,但是当孩子没有钱的概念时,这样的赞美它只会刺激孩子,想办法让自己捐的更多,或偷拿、或撒泼从爸妈那里得到更多的钱财捐献,从而得到老师的称赞和同学的羡慕。

孩子因为没有金钱意识,不知道挣钱的辛苦,也不知道捐赠是象征意义的,而不是比较谁多谁少。

2、因现实而无奈之举

很多家长有苦说不出,面对这种捐赠行为,许多家长都表示很无奈,如上所述,捐的少了,担心孩子会被人瞧不起,想让孩子得到老师的称赞和其他小朋友的认可,所以才会一次又一次的刷新小朋友捐款的记录。

3、虚荣心作祟

很多家长应该都有类似的经历,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向你哭诉,某某小朋友穿着漂亮的公主裙或者高跟鞋或者某个好玩的玩具,我也想要。当孩子第一次出现其他人拥有并且自己必须拥有的心态时,爸爸妈妈应该注意了,这是孩子一种虚荣心的表现。

面对老师的好评,孩子们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所以在捐款时,他们也会尝试捐助更多。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也误解了幼儿园呼吁捐赠的象征意义。

如果遇到孩子学校有捐款活动,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知道,捐款是一种帮助弱小群体的方式,而不是用来比较谁捐多捐少的,是献爱心,不是互相攀比,要量力而行,一个人的爱心不是用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而是你真心想帮助他人的意识、想法。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问题,可以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咨询医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