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否健康?看这6个表现,新手父母必须要知道的常识

前两天去见了好友沐沐,当我问起刚出月子的沐沐,当妈的第一个月感觉如何时?

她笑着回答到:“初次当妈,”又幸福又懵懂又有些慌乱!怀孕的时候总觉得日子过得很慢,预产期好像还那么遥远。当宝宝躺在自己怀里的时候,真是难以形容的美妙。当然,作为新手妈妈,每件事在我眼里都发生的那么快。孩子吃了第一口母乳,拉了第一泡便便,第一次看她在我怀里熟睡......接踵而来的无数个第一次,都宣告我真的成为了一个妈妈。”

是呀! 漫长而辛苦的孕期结束,宝宝终于来报到了,爸爸妈妈们也将期待而又紧张地见证孩子人生的各种“第一次”:吃第一口食物、排第一泡尿、第一次睡觉、第一次做筛查等。

下面就来聊聊这一系列“第一次”,这里面有很多宝宝是否健康的信息,我们来看看。

一、第一场考试

宝宝出生后1分钟内就会做一个阿普加测试。

阿普加评分,是新生儿出生后,通过阿普加量表(Apgar Scale),对肤色、心率、对刺激的反应、肌张力和呼吸五个方面的测量。

每种指标的分数范围为0-2分,总分十分。

最高为10分,表明新生儿非常健康;

7分~9分表明新生儿健康状况正常;

4分~6分表明新生儿健康状况较差;

获0分~3分的新生儿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抢救。

阿普加评分是我国绝大部分医院都采用的,对新生儿出生时的器官系统的生理指标和生命素质进行评分的方法。

二、第一泡便便

一般宝宝会在出生后 24 小时内开始排尿,少数会延长到 48 小时内。出生后头几天,因吃奶量暂时较少,每天排尿 4~5 次,后来随着吃奶量增加,每天排尿次数会增加。

宝宝的肠道里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积攒了胎便,它们由羊水里的少量干净、无菌的杂质形成的。大多数正常情况下,宝宝的胎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除

胎便呈墨绿色、糊状、无臭,约 2~3 天排完。开始吃奶后,他的大便逐渐变成黄色。如果他超过 24 小时还没排便,要告诉医生和护士。

三、宝宝第一口食物——母乳

妈妈们产后要尽早开奶,产后 1 小时内就要让宝宝吮吸妈妈的乳房,频繁吮吸是最有效的催奶方式。

此外,出生后 1 周内的乳汁称为初乳,量少,淡黄色,富含营养和免疫活性因子,对宝宝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十分重要。

母乳喂养对于宝宝和妈妈都好处多多,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及我国婴幼儿喂养指南都建议,0~6 个月内宝宝给予纯母乳喂养,即只吃母乳;6 个月后添加辅食,并继续母乳喂养,可以持续到 2 岁或以上。

四、第一次新生儿疾病筛查

正常情况下,宝宝在出生后72小时~7天之内,充分哺乳后,便会被抱去采足跟血,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

主要是筛查孩子有无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半乳糖血症、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等遗传代谢性疾病。

这些疾病可能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影响生长和智力发育,通过筛查能使这些疾病尽早得到诊断和治疗。

五、第一次听力筛查

所有宝宝出生 48 小时后到出院前,还需要进行初次听力筛查,检测他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初筛的时候,有些宝宝因发育不良、状态不佳、耳道和中耳腔有羊水、胎脂等滞留造成初筛“未通过”的假象。

•复筛,初筛未通过要等宝宝出生到42天时再进行复筛。

•复筛结果“未通过”,应在3个月内进行详细的医学和听力学诊断。

•符合听力损失诊断的婴儿,应在6月龄内积极接受干预(如助听器、人工耳蜗、听觉言语康复等),不要错过宝宝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

六、第一次睡觉

新生小宝宝本来就不知道白天和黑夜的区别。他们的胃容量很小,不论白天还是晚上,一餐吃饱后最多只能坚持3-4小时,所以出生头几周必然会昼夜不停地经常醒来。

不过过一段时间,还是可以开始培养他晚上睡觉白天玩耍的作息规律:

1、夜间喂奶要保持安静,不开灯,尽量减少入夜后更换尿片的频率;

2、白天如果他一觉超过3-4小时,特别是傍晚前,提前把他叫醒,和他玩一会。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白天少睡,晚上多睡的习惯。

3、培养固定的睡前仪式,每天晚上先给予一定感官刺激(如洗澡),然后放松(如擦润肤露,讲故事,或者唱歌),向他传达“准备要开始睡觉”的信号。

家长注意的是,美国儿科学会建议,1 岁以下的健康宝宝,尤其是半岁以内的宝宝,应该采用仰面平躺的睡姿,因为这种睡姿对婴幼儿最安全,可以减少“婴儿猝死综合征”的风险。

从第一次听见宝宝心跳开始,还记得与宝宝经历了多少个第一次?第一次牵起宝宝的小手、第一次看见宝宝眨眼睛、第一次宝宝对着你微笑、关于宝宝的各种“第一次”,爸爸妈妈们有哪些有趣的感动的回忆,欢迎评论区里和我们一起交流互动哦。

【好物推荐】限时秒杀 安贝儿 婴儿电热蚊香液 驱蚊液2瓶1器套装!原价69,现价39.9!

限时秒杀安贝儿婴儿电热蚊香液驱蚊液2瓶1器套装 ¥39.90 购买

如果宝妈宝爸还有什么其他想了解的话题,可以告诉我们。写文不易,多多帮我留言点赞转发哦,雨滴医生谢谢你了!#雨滴医生说育儿##清风计划##0-6岁育儿经##以爱之名#

免责声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与本人就职单位无任何关系。 如果我的科普内容有误,请留言告诉我,我非常愿意核实并更正。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权,请联系我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