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家长该如何和孩子谈爱美

“女儿上初中了,最近发现她用零花钱自己买了化妆品,周末和同学出门会悄悄涂口红、打扮。是追时髦?臭美?还是早恋了......好担心!”

发现孩子开始化妆、打扮,很多家长脑海中立刻“拉响警报”,担心孩子是不是心思没在学习上,是不是早恋了?有些家长会严肃批评,禁止孩子再碰化妆品。

但,有想过孩子是怎么想的吗?

主持人董卿曾在某档综艺节目中提到,从小父亲就对她要求严苛,不许她“臭美”。父亲不让妈妈给她买新衣服,也不让她照镜子打扮自己,并且告诉她说:“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

这句话让董卿至今耿耿于怀,以至于在节目中谈及此事时,眼眶含泪。“我变得不自信,想是不是我做得不好,是不是我不如别人。”

幸好,后来的董卿逐渐从少女时代的自卑失落中走了出来。如今,她爱美,也懂得美,成为很多人眼中优雅的典范。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心理学家指出:

“孩子从3岁开始,就逐渐进入审美敏感期,会在意自身的形象,对于生活中一切美的东西感兴趣,开始有自己的审美标准。

从10岁左右开始步入青春期,更开始有了自己鲜明的特点。

首先是爱美,会注重自己的形象,彰显他们的个性。

其次是希望得到尊重,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所以希望父母在做一些决定的时候,会给到他们足够的尊重。

第三,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看上去已经长得高高大大,像个大人的样子,可是他们心智上还是孩子,因此,他们渴望独立,渴望坚强,希望可以像个大人一样,自己管理自己,但是他们可能并不能真正的做好。”

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越来越注重打扮自己了,完全不必反应过度。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爱美之心?

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爱美之心,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美、理解美,让他们知道美的定义绝不仅仅是外表美。请告诉孩子:

美不仅现于表面,更存于内心

真正的美丽源自内心,真正的强大是悦纳自己。外表固然重要,但是内在的素养和品质,才是让一个人魅力四射的关键。

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最好的美学教育是教会孩子去欣赏生活中的美,发现美好的东西。家长可以试着在日常生活中,带孩子欣赏一些美术作品、摄影作品。

当然,有些行为家长需要注意:比如孩子模仿一些大人浓妆艳抹,过于成熟地装扮自己,父母就要适当干预孩子过度成人化的行为了。此外,一些化妆品可能存在健康隐患,家长也要为孩子把好关。

那些支持孩子化妆的家长们

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长对于化妆的态度更为开放化,有些妈妈会在节日带着孩子美甲、染发、化妆,还有家长会认真支持孩子想打扮自己的想法。

11岁泰国女孩娜她婻,3岁开始喜欢化妆,得到母亲支持后特地到曼谷拜师学艺。她通过看网站片段自学成材,练出精湛的手艺。后来,她小小年纪就获得了化妆老师推荐,前往英国参与伦敦时装周幕后工作,为众多国际名模化妆。她的母亲也非常高兴,因女儿一直努力不懈,现在终于梦想成真,登上国际舞台。

黄磊的女儿多多,这个13岁的少女也是个爱美的女孩,并且对于美丽,她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力。

妈妈孙莉会陪她打耳洞,帮她参谋衣服搭配,甚至亲自给她化妆,父母支持女儿对美的追求,而出现在大家眼里的多多,也总是穿着时尚而得体。

大概每个女孩子小时候都曾暗自羡慕过妈妈的高跟鞋、衣服、化妆品,趁妈妈不在家,偷偷穿上并不合脚的高跟鞋,歪歪扭扭走上几步,或者悄悄拿出妈妈的化妆品,对着镜子涂涂抹抹。

男孩子也许对打扮不那么在意,但也知道哪件衣服更好看,也会悄悄在意自己的形象。

这都是孩子们成长中新奇而美好的体验,请让孩子们的美丽灿烂绽放!

还记得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臭美的”吗?

你会支持自己的孩子化妆吗?

欢迎留言讨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