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吃樱桃可以吗?”你的做法,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以前带孩子在小区玩的时候,经常看到那一个孩子看见别人吃东西,就一直把别人看着,也想要吃一点。

因为很多家长都看到了这一幕,就一起说那个孩子的家长,怎么不适当满足孩子呢,又花不了多少钱。

原来那个孩子是奶奶在带,而奶奶又偏心其他孩子,长期不满足他,造成了见到吃的就跑过去盯着看。

前几天到孩子去逛市场,在一个水果摊前,一盒盒的樱桃乌红发亮,看着就像吃。一个小男孩看见了,就问妈妈要:“妈妈,我想吃那个樱桃,可以吗?”

妈妈直接说:“太贵了,我没钱,找你爸去。”也确实,有点小贵,但一盒也不多。孩子拉着妈妈的手,摇晃着手臂:“买一点可以吗?”看上去要哭的样子,声音明显小了很多。

最后妈妈狠下心没有买,拉着孩子走了。孩子一路低着头跟在妈妈后面,很明显,孩子情绪很低落。

看到这一幕,我心情也似乎不好了,很难受吗,感觉妈妈做得有点过分了,完全可以花几块钱给孩子买一点点。妈妈那样做,孩子连吃一点零食就成了奢侈了,那孩子平常生活会怎么样呢?

孩子除了贪玩,也爱吃零食,那是正常反应,妈妈那样的控制孩子,还被妈妈认为是“不懂事的孩子”,孩子经常被否定,他会有幸福感吗?

在我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想吃零食真的是奢望,而且每当看到别人有自己没有,真的不开心,但妈妈会在其他地方给我们关爱,偶尔也会给我们买小零食,那种幸福感真的很美好。

所以,我特别注重孩子这方面的教育。适当满足孩子,而不是一直的这不行,那不行的,孩子从小没有幸福感,长大了也就没有什么好的回忆,心里感觉被压得出不了气。

孩子的童年很重要,尽可能的让他感到幸福,感到快乐,所以不要全部阻止孩子的小要求,只需要做到适合而止,也要教孩子知道满足感。聪明的家长一般这么做:

1、平常心对待孩子吃零食,对比较贵的零食偶尔满足

孩子口馋喜欢吃零食,是正常的行为,只需要控制量,不要让孩子把零食当主食。孩子看到漂亮的食物和水果,选择性的满足。

而且可以提条件,让孩子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吃那种贵一点的东西。一味拒绝孩子吃零食,不仅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还让他情绪低落,甚至做出一些偷盗的事情来。

2、零食众多,可以孩子一起讨论什么零食更健康一点

孩子在选择零食的时候,一般只看包装,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也不知道卫不卫生,那么家长先告诉孩子可能是什么,味道怎么样,再和孩子一起讨论要不要买,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

当孩子坚持要的时候,可以买,但是要让他尝了以后说出感受来。当然,明知道有问题的零食,家长必须要拒绝。

3、如果孩子以哭闹的形式要东西,必须拒绝

孩子要东西,是正常的事情,但可能家长觉得那个东西确实有问题,可以用其他的东西替代,如果家长某次不想买,而孩子就哭闹,满地打滚等形式来“要挟”家长满足他的愿望,那么是必须要拒绝的。

等孩子情绪闹完了之后,给他一个拥抱,告诉他,不给他买是因为他以哭闹的形式要东西,而不是因为不给买东西。孩子知道原因了,他也就没那么抗拒了,慢慢的以后就有知道,会以正常的心态去要东西,而不是哭闹,发火的形式要。

教育孩子,真的是一件不轻松的事情,除了书本上的知识,还有生活、习性上的很多东西需要教,这需要家长极度的耐心才行,最后收获了一个可爱懂事的孩子,心里也所有的怨言也就消失不见了,回忆也是更多快乐的事情,一家人都会好好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