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月宝宝只会叫爸爸,丈夫埋怨妈妈欲跳楼,孩子教育只靠妈妈?

日前在杭州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妈妈因为孩子爸爸指责自己没有把孩子教好,拿着菜刀坐在11楼窗台要自杀。

这位妈妈跟接到报警赶到现场的民警哭述了事情的原委,原来他们的孩子已经16个月了,却只会叫爸爸,丈夫便责怪她没教好,她感到很委屈。

她还说孩子出生后就做起了全职妈妈,既要带孩子还要做家务,每天都很累,丈夫却说她就知道玩手机。丈夫不理解不体贴,总跟她吵架,这天还拿ipad砸了她!

最终在民警劝说1个多小时后,这名妈妈从窗台上下来,丈夫也道了歉。

01 全职妈妈的悲哀

全职妈妈作为一个7*24小时,全年无休的职业,因为看不到物质收入,而不被外人尊重,甚至不被家人理解。

在小区里经常会见到一个婆婆和儿媳妇带孩子,婆婆照顾2岁多的老大,妈妈怀里抱着快1岁的老二,看起来非常和谐。直到有一天,我听到单独带着老大出来的婆婆和小区里的一个大妈抱怨她儿媳妇:"你说,大宝九月份就上幼儿园了,人家也不准备出去上班,我儿子上班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很累,她也不知道心疼,就知道在家享福。" 我都不知道不到2年时间里连生两个孩子的儿媳妇听到这样的话会作何感想。这个婆婆愿意帮带孩子很值得尊敬,但她对儿媳妇的这番说辞……哎,我只能长叹一声。

我现在全职在家带彤宝,很多人当他们得知我没有上班时,都是嘴上说这样对孩子好,可脸上一副揶揄的表情。

我不在这里替全职妈妈喊冤喊累,因为这是我们一份很重要的事业,但请大家尊重。

02 16个月的宝宝语言能力究竟应该发展到什么程度

我们先来看看0-2岁的宝宝语言发展规律:

正好最近在头条"崔玉涛育学园"账号的微头条里看到了对孩子0—3岁宝宝语言发展一般规律的介绍,其中这样描述了1岁到1岁半孩子语言特点:"12个月后能理解简单词语,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有意识的指东西;15到18个月时能遵从简单指令,摇头表示不。"但是同时指出这只是一般规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生长发育的节奏,说话晚一点也正常。

不知道新闻里的宝宝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但是"贵人迟语"在现实中还是很多的。

我的一个表哥,据说小时候三四岁才开口说话,现在是大学老师;我表姐家儿子,小时候语言表达很差,还专门带去医院检查,就因为这个问题,连幼儿园都没有上,但现在已经成长为健康快乐的大小伙了。

但毕竟事关孩子的健康和未来,"如果12个月以后不能用身体语言交流,18到24个月的时候宝宝不能理解大人说话的意思,不能执行简单的指令",这样的情况是需要家长引起重视的。

03 爸爸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

大部分的家庭都有这样一个现象,爸爸在教育孩子上显得无足轻重。但是要知道父亲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很大影响的,在某些方面比妈妈的影响要大的,比如智力方面,有科学研究表明常和父亲玩耍的孩子更聪明。

妈妈感情细腻,做事细致,能把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但妈妈们有她们自身的缺陷,比如遇事爱唠叨、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

爸爸思维方式更宽广,做事更果断,而且在小孩子的心里,爸爸就是他的英雄偶像。常和爸爸一起玩耍的孩子会更勇敢,更自信,更独立。

小龙女吴卓林这个世人瞩目的叛逆女孩,固然因为特殊的出生背景,母亲教育的不当,但难道和从小爸爸角色的缺失没有一点关系吗?反而因为他们是公众人物,这种影响会无限放大。看到娱乐新闻中她那个样子,觉得她很可怜。假如有一个好的父亲在她迷茫的时候引导,也许不至于成现在这样。

江苏常州15岁男孩常小峰强奸7岁女孩,并从25楼将女孩推下去致其死亡。这个男孩子说,他爸爸曾当着他的面看手机上的黄片,还让他一起看。而他爸爸在法庭上对被害人死亡及儿子的犯罪没有丝毫惋惜及内疚,当说起家庭教育问题及赔偿事宜时,他竟然说,他没文化,孩子都是妈妈在管,这些事情不要问他,态度蛮横、冷漠,让人很愤怒。

(新闻中提到虽然常小峰智商比正常人偏低,但司法鉴定表明,不影响他作为正常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因而不能因其智能偏低就从轻处罚。)

这两个例子是比较典型极端的例子,这样更加放大化的看到了父亲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

现实中很多家庭的父亲都是埋头在外面挣钱,他们不是不爱孩子,一是因为工作真的很累,二是因为男人内敛的情感,三是因为他们觉得教育孩子就是妈妈的事情。

杭州妈妈要跳楼的这个新闻的很多版本内容虽然差不多,但是我注意到一个报道里写到孩子现在只会用奶瓶,不会用吸管这个细节。这么小的孩子很多技能方面是需要家长引导的。

清官难断家务事,夫妻之间的矛盾不可能全是一个人的责任,这个妈妈既然已经选择全职照顾孩子,就努努力加加油,把孩子照顾教育好;爸爸也不要总责怪妻子,女人嘛,很多时候,你哄哄她比什么都强,另外孩子也非常需要爸爸的陪伴。

孩子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那么就分工+合作,让孩子快乐健康的长大吧!


我是彤宝妈妈,分享育儿经验,讲述亲子故事,欢迎您的关注。

文章中引用了崔玉涛育学园(今日头条)2019年7月2日微头条里的内容。

部分图片为网络图片,版权归作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