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牙慢、长不齐,说话还不清楚?可能是这个能力没锻炼好

咀嚼这个动作我们每天都会做的,十分自然,但对于孩子来说,咀嚼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如果家长不关心这件事,孩子的长牙、吃饭、说话都会受影响!

不练咀嚼,孩子吃饭都不好了

朋友家的女儿甜甜今年刚上幼儿园,每次接她回家,她都吵着不要再去幼儿园了,说那里饭不好吃。

甜甜妈妈只好向老师了解情况,老师说,每次吃饭的时候,要是有胡萝卜、黄瓜之类的硬一点的食物,甜甜就不爱吃了,放到嘴里试着咬两口就吐出来,老师也很无奈。

非但如此,最近甜甜有颗新牙要长出来了,旧牙却迟迟不掉,甜甜妈妈比较担心,就带着女儿去看牙医。

牙医一看甜甜的牙齿,就皱起了眉头:你女儿的牙齿这么不争气,歪歪扭扭的,是不是牙齿用得少,没吃过硬的东西?

甜甜妈妈羞愧地承认,甜甜小时候,自己就经常给她吃各种糊状的食物,什么苹果糊、红薯糊之类,就是怕她的牙齿还不结实,不敢给她吃硬的。

牙医无奈地表示,就是这样,甜甜没练过咀嚼能力,导致牙齿和嘴巴里的肌肉都没有得到锻炼,导致了发育上的异常,牙齿变形了,吃饭也不行了。


咀嚼能力怎么影响出牙和说话?

为什么咀嚼能力有这么大的影响呢?

1. 咀嚼能力影响出牙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没有出牙,就不会也不能咀嚼,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的。

咀嚼不一定要牙齿的参与,宝宝用牙床把食物给磨碎,然后吞咽食物,这也是一种咀嚼,这样的动作还可以刺激牙龈,让其获得足够的磨合,才会及时长出健康的乳牙。

有研究显示,添加半固体辅食的时间越晚,宝宝乳牙萌出的时间越迟,这就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咀嚼动作,给牙床的刺激少了。

2. 咀嚼能力影响说话

宝宝在进行咀嚼这个动作的时候,能锻炼舌头、下颌等部位的肌肉,只有孩子能灵活运用这些肌肉,才能模仿着发出声音来。

如果想让宝宝学会说话,锻炼咀嚼能力是必不可少,反之,如果没有很好的锻炼,孩子可能说话都困难。

我有个远房亲戚,孩子都4岁多了,说话却总是含糊不清,让人听不清楚,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说话流利清洗,亲戚着急了,每天教着孩子说话,可总是没有效果。

亲戚只好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孩子的大脑啊、耳朵啊都没什么问题,于是医生问他,孩子是不是吃饭不太好?

亲戚表示,确实有这么回事,孩子总是挑食,就喜欢吃那些软的东西,家里人怕他饿着,连饭都特意煮软了。

医生这才给出判断,就是因为孩子没吃过硬的,咀嚼能力不行,所以嘴巴周边的肌肉发育不良,要先锻炼一下,说话问题才能解决。

亲戚照着医生的话做了,慢慢给孩子吃了些磨牙的食物,过了不到一年,孩子就变得口齿清晰了起来。


如何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

咀嚼能力如此重要,该怎么给孩子锻炼呢?

6到12个月龄是宝宝发展咀嚼能力的最关键的时期,需要家长们给孩子创造条件,让他学会咀嚼。

一般来说,当宝宝出现了上下咬合的动作,就可以着手准备锻炼了,根据宝宝不同月龄的特点,选择适宜的食物,提供不同的刺激来帮他。


1. 6个月大时

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了,从简单的米粉糊开始,喂给宝宝,放到他的舌头上,让他尝试着用舌头搅动和吞咽,等他适应之后,在给他吃些苹果泥、香蕉泥等。

刚开始时,宝宝可能还不习惯,把辅食给吐出来多顶出来,家长们也不必担心,这是正常的,因为他还没有形成相应的动作反射,只要多喂几次就可以了,不是他不爱吃,不能轻易放弃。

2. 7-9个月大时

这时可以尝试更硬一些的辅食了,也应该让辅食多样化,提高孩子吃东西的乐趣。

还应该准备一些需要多次咀嚼的食物,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如小面包片、小块豆腐等。

如果宝宝开始出牙了,可以让他拿着一些事物自己吃,比如磨牙饼干,或者是苹果条。

3. 10-12个月大时

除了辅食可以更加丰富外,如尝试面条之类的食物,也可以把辅食做成小碎块,如冬瓜丁、土豆丁等,给宝宝吃。

这个时候也可以尝试着锻炼孩子使用勺子的能力了,给他系好围兜,让他试试吧,早学会,大人就不用喂饭啦。

宝宝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在给他吃辅食的时候,大人也可以做出咀嚼的动作,让宝宝来学习,他就能更快学会啦。

咀嚼能力会影响长牙、说话,家长们别担心他吃不了硬的,就总给他“软饭”吃,会害了孩子的,一定要及早锻炼呀。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