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时,家长的做法很重要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孩子犯错误是好还是坏呢?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不同的家庭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第一:认为孩子犯错误是一种不好的事情。

很多家长可能都会有切身的体会,每当孩子在生活中犯错的时候,都会感到肾上腺飙升,很难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总感觉明明已经用心在教导孩子了,为什么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情,甚至有的错误就是看着不该犯的稍显问题。

面对孩子的错误,换来的不是对孩子的耐心教诲,而是对孩子的批评或者毒打。感觉孩子做错事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尤其是对孩子期望值比较高的父母,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反而频频犯错的时候,哪怕是一点小事,都会让家长难堪,然后就给孩子的永远都是冷脸、淡漠、语言讽刺、甚至是毒打。

当家长控制不住自己这样做的时候,忘记了孩子的感受,忘记了他们本身还没有那么大的自制力来约束自己,忘记了他们在犯错时也会害怕,也需要安慰和改正的机会。

一开始孩子犯错家长的冷漠或则过激的言语会让孩子变得乖巧,从而使家长以为孩子听话了,懂事了,长记性了,但是却也关闭了孩子敞开的心门,孩子也越来越沉默了。

对于这点相信作为家长不是没有发现,只是很好的忽略了。认为孩子真长大了,有自己的小心思和秘密了,也该有他自己的空间,然后就放纵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保持沉默。却还能在孩子沉默太久的时候爆发自己的脾气,认为这孩子太犟,讲什么都不听,多说两句话会死嘛,那张嘴怎么那么金贵,等等之类的想法。

其实孩子不是不想与家长沟通,只是当初犯错的时候,家长的态度让孩子封闭了与之沟通的门。想要再打开孩子的心门,还需要家长做更多的努力。

第二:家长认为孩子犯错的时候是做教育的最好时机。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有些家长从中看出这是教导孩子最好的时候,能够让孩子吸取教训同时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于是这些家长通常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会给孩子一些关爱,耐心的与孩子沟通。问孩子错哪里了?为什么犯错?知道自己犯错了要如何做呢?在孩子思考的过程中遇到阻碍时也会慢慢引导,让孩子清晰明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当孩子豁然顿悟时,才会提及孩子自己犯的错也要接受相应的惩罚,这些错误所带来的一些后果也要自己去承受。在纠正错误时训练孩子独立、用于承担的能力,也不会让孩子陷在误区里独自痛苦。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能够独立处理和应对各种事情,同时出现错误不会逃避,会用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完美的小孩是不存在的,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全看犯错之后是如何应对的。那些做错事也不知道反应和低头的才是烂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