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 >

月经量少的女人,多吃这6种食物,帮你补充雌激素,预防提前绝经

日期: 来源:北庭健康养生圈收集编辑:雌激素

月经不调是让女人很闹心的女人病,其中月经量少最为让女人们担心,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卵巢早衰,甚至是提前绝经的先兆。可见女人们一旦发现自己的月经来的越来越少了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了,尤其是刚过30岁的女人们,如果这个年龄段,月经就停止了,那简直是毁了一生。不仅让这个年龄段的女人早早就变成了黄脸婆,还会让她们患上多种妇科疾病,就连想怀个宝宝都难以如愿。因此女人们发现了月经不调的情况,就一定要及时调理了。这里小编就介绍一些天然的小食材,平时经常吃一点,可以帮你补充雌激素,预防提前绝经。

1、大豆及豆制品

大豆、豆腐、豆浆等大豆食品富含大豆异黄酮,其作用与雌激素相似。女人们经常食用大豆及大豆制品,可以为你补充雌激素,保养卵巢。大豆食品还富含可调节雌激素代谢和平衡的维生素B6,建议月经量少的女性每天早餐喝一杯豆浆或午餐吃一份含豆腐的菜。

2、山楂配陈皮

山楂配陈皮一同泡茶喝有很好的调理月经的效果。其中山楂既可活血化瘀,对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腹胀有很好的疗效,陈皮、柚子皮均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对肝郁气滞型的痛经有很好的效果,可改善经期腹痛、胸胁胀痛或刺痛、食积腹胀等症状。

3、乌骨鸡

乌骨鸡主治一切虚损之症,如腰酸腿痛、消渴久痢、头晕目眩、贫血萎黄、结核盗汗、失血过多、月经不调、白带过多、不孕症等病。

推荐一款归芪苓鸡汤

材料: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克。

做法:将鸡洗净,去内脏,把药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熟,去药渣,加入调味品后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l剂,连服3~5剂。

4、葛根粉

葛根还有“女性保护神”的美誉,葛根最主要的成分是异黄酮,能模拟雌激素,长期服用可以调理女性本身雌激素的分泌,还有丰胸的作用

5、胡萝卜

国外的科学家发现每周平均吃5次胡萝卜的女性,患卵巢癌的可能性比普通女性降低50%。卵巢保养吃胡萝卜,不仅对卵巢有帮助,而且可以为女性摄入维生素,更有明目的作用。胡萝卜中还含有β-胡萝卜素,经常食用可以保护大脑,增强大脑的记忆力。

6、木瓜

木瓜维生素A含量极其丰富,而缺乏维生素A会妨碍雌激素合成。中医认为木瓜味甘性平,能消食健胃、滋补催乳,对消化不良者也具有食疗作用。木瓜和红枣一起食用,是调节内分泌、补血养颜的绝好食品。

相关阅读

  • 大豆振兴 禹城先行

  • 近日,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2022年全国大豆高产竞赛情况的通报》。其中,我市辛店镇大周村以玉米亩产633.8公斤,大豆亩产165.1公斤的优异成绩,位列全国大豆高产竞赛“金豆王”
  • 为什么身上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淤青?

  • 来源:极简史(ID:minitory)部分参考资料:1.唐小琴:雌激素,不是越高越好 《家庭医药》2020.07期2.彭永强:女性不要盲目补充雌激素 《长寿》2015.02期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知道!
  • 病毒是否攻击人体生殖系统?

  •   很多新冠病毒感染者转阴后仍一直咳嗽,也有网民反映,感染后出现月经紊乱、子宫异常出血等情况。转阴后仍然咳嗽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缓解?新冠病毒是否攻
  • 端稳中国饭碗,产粮第一大省底气足!

  • 黑龙江一粮食购销企业所收购的大豆。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新华社哈尔滨12月29日电(记者孙晓宇)近年来,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扩大
  • 端稳中国饭碗,产粮第一大省底气足!

  • 黑龙江一粮食购销企业所收购的大豆。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新华社哈尔滨12月29日电(记者孙晓宇)近年来,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扩大

热门文章

  • 中国带孙子的老年人比例近70%,隔代教育引深思

  • 现如今社会在发展,在进步,从而工作与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很多年轻人不得不把孩子交由老人来照顾,从而产生了很多隔代教育的弊端问题。根据中国老龄中心的调查,目前我国帮助子女
  • 一篇让人看到绝望的漫画《一瓶毒可乐》

  • 女主是一个被妈妈遗弃的孩子,家里的人都嫌她是个累赘,平时对她冷言冷语,班里的孩子也都嘲笑她,不和她一起玩,只有一对智障姐妹和女主一起玩,但这对姐妹还经常欺负女主,智障姐姐抢她

最新文章

  • 384天!这个兔年格外长,年头年尾都有春!

  • 农历新年将至,不少市民注意到,即将到来的癸卯兔年,是“加长版”的一年——从2023年1月22日开始,至2024年2月9日结束,不仅全年有384天,年头年尾还有两个“立春”。为什么这个农历年
  • 速览!广东发布村医接诊十须知

  • 1月6日,广东省新冠感染防控指挥办哨点监测工作专班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村卫生室人员新冠病毒感染接诊十须知的通知》,以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应对新型冠状
  • 医院组建“趴趴队” 督导患者“新冠趴”

  •   记者 郑勤 通讯员 吴亚楠   1月5日上午8点,台胞医院医健集团心内科医生、“趴趴队”成员田苗苗在查房时发现,患者杨大妈和张大爷正自觉地趴在各自的床位上进行俯卧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