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胃轻瘫综合征?如何预防与治疗

胃轻瘫综合征又称为胃麻痹和胃无力,指的是胃排空延缓。多表现为早饱,吃饭之后上腹饱胀、恶心想吐等症状,患者还会伴随体重减轻。一般在胃部或腹部手术之后患病,而胃轻瘫综合征根据病因又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又叫特发性胃轻瘫,患者则女性占多数。

胃轻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者有早饱的现象,还会伴随上腹饱胀、恶心想吐以及体重减轻的症状,慢性胃轻瘫起病比较隐匿,症状可以持续多年。而患者的呕吐症状主要为迟发性呕吐,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食欲。长期呕吐导致身体营养不良引起体重减轻,病情加重。

胃轻瘫后如何治

饮食勿油腻

为了避免胃轻瘫综合征的出现,生活中应该多以低脂低蛋白的食物为主,少吃高脂高蛋白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引起胃排空减缓,最终导致患病。固体比较坚硬的食物胃排空的时间也会比较缓慢,因此胃轻瘫患者食物应多以流质食物为主。待病情有所好转之后再次固体食物。

加强运动

适当的运动锻炼,对胃轻瘫患者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家人或朋友帮助病人适当的做些胃肠部位的按摩对患者恢复病情有很好的作用。

戒烟

有吸烟习惯的患者一定要戒烟,因为吸烟也会影响胃动力。

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服用促进胃肠道蠕动的药物如莫沙必利等,同时增加消化酶,促进胃肠道内食物的消化,使胃处于排空状态。对于严重的胃轻瘫患者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切除局部交感神经或者切除部分胃脏,都能很好的减轻胃轻瘫的症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