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该吃什么、怎样吃, 才能稳住血糖, 看了它, 别再纠结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中国已经成为糖尿病大国。到2014年12月为止,我国全国已有1.39亿糖尿病患者,是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2014年糖尿病因并发症死亡人数已超300万。30岁以上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6%。饮食是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稳定病情的三大基石之一。在临床实践中,糖尿病患者因饮食不当而导致“祸从口入”、血糖升高的病例数不胜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食材被制作成美味佳肴端上饭桌,作为糖尿病患者,虽然不可能掌握所有食材的各类属性和配搭宜忌,但对平时主要食用的主食、副食必须有大致的了解,要搞清哪些宜食,宜食多少,哪些不宜食或少食。

检查出有糖尿病后,大家都习惯性的反射出一个想法,就是控制饮食,但多少人做对了呢!现在不少糖友会错误地认为控制总热量就是不吃或少吃主食,其实我们人体每日需要的热量有60%-70%都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的供应,如果我们没有充足的供应能量,那就不要怪身体辜负了我们.

糖友们该如何吃对主食呢?

1、主食应该吃多少?

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因人而异,与自身体重和劳动强度都有关系。原则上讲,糖尿病患者的主食应占每天总热量的55%-65%。在糖尿病早期,每天宜摄取主食200克左右,之后可根据病情和用药情况作适当调整。当血糖、尿糖升高时,进食量需要适当减少;而体力消耗较多时,主食量可比平时增加50-100克。

2、 主食应该怎么吃?

无论是正餐还是加餐,主食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都必不可少。对于轻型糖尿病患者,每日需保证三餐,早中晚的主食量应以1:2:2进行分配;而口服降糖药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则需遵循进食少量多次的原则,从三餐中匀出25-50克主食作为加餐,每日进食5-6次;若糖尿病患者通过注射胰岛素维持病情稳定,则须注意注射后需等待半小时再进食。

注意:任何点心的成分无非是淀粉,淀粉吃下去在肠道内的分解产物就是“糖”,所以针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而言,吃无糖点心与吃有糖点心没有本质的差别和太大的意义,关键看一次进食的数量。无糖点心吃多了血糖依然上升,有糖点心吃一点点血糖未必有太大变化。而糖尿病患者自身平时也应该注意适当运动和使用纤维素,防治便秘。

饮食宜忌:关于肉类

肉食是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相比于植物蛋白质,动物性蛋白质更接近于人体营养所需。尤其是肉食富含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因此,适当摄入肉食对糖尿病患者是有利的,也是糖尿病患者饮食中比较重要的一环。

有的人认为,患上糖尿病后只能吃素,这是不对的,关键是要掌握哪种肉类适合吃,要控制好摄入量,并注意烹饪方式。

例如,根据蛋白质结构是否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来看,鱼肉要好于鸡肉、鹅肉等,而鸡肉、鸭肉、鹅肉又比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好。

所以,糖尿病患者选择肉类食物时可遵循“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腿的”。

每餐饭肉食最好不要超过 50 克,尤其是肥胖糖尿病患者。烹饪肉食时应尽量避免煎、炸等高温、多油、多盐的方式。

宜食的肉食

宜吃的肉类(白肉类) ——鲫鱼

鲫鱼是四大家鱼之一

中医功效:性平,味甘,入胃、大肠经,能和中补虚,健脾利水,解毒,下乳,通利小便。

对糖尿病的作用:鲫鱼的脂肪含量不算高,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能提供优质而齐全的蛋白质,并容易被人体吸收消化,体弱、术后的糖尿病患者尤其适宜食用。

对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鲫鱼能和中开胃,健脾利湿,温中下气,对食欲不振、怠倦乏力的糖尿病患者有辅助疗效,妊娠糖尿病妇女产后食之可恢复体力,通乳下乳;鲫鱼含有的卵磷脂可健脑益智,改善记忆;所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营养状况,保护消化系统,强筋健骨,预防因营养不足而引起的多种慢性病。

宜吃的肉类(红肉类) ——兔肉

红肉并非从颜色上进行分类

常食用的红肉主要指牛肉、羊肉、猪肉、兔肉

中医功效:味甘,性凉,入肝、脾、大肠经,能补中益气,凉血解毒,清热止渴。

对糖尿病的作用:糖尿病患者若长年吃素食对其健康没有必然的好处,有节制地适当吃点肉可避免出现贫血等营养不良的症状,兔肉是红肉中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佼佼者,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对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兔肉中的卵磷脂非常丰富,不但可维持大脑的正常活动,有健脑益智的功效,而且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保护血管;兔肉中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为主,可抑制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预防高脂血症;烟酸也同样起到保护血管的功效,并且能改善皮肤粗糙的症状;兔肉的钙质很丰富,可预防骨质疏松。

GIF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糖尿病?

1、定期血糖检查

有肥胖或超重、血压与血脂有点偏高、有糖尿病家族史等糖尿病患病高风险者,30岁以后每三年测一次血糖;一般人群45岁以后每三年测一次血糖。这样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甚至可以防止糖尿病高危人群发展成为糖尿病。

2、经常运动

保持运动对于1型糖尿病的预防至关重要,每天运动30分钟,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等,绝对有益。1型糖尿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胰岛素抵抗,就是身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无法正常利用,而运动恰好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

3、控制盐量

多尿是1型糖尿病的症状之一。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和肥胖,多吃盐会使血压升高,不利于高血压的防治,故必须限盐。少吃盐可以减少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

4、控制体重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胖孩子越来越多,糖尿病开始“瞄上”青少年,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有效预防1型糖尿病,首先就要把体重降下来,使体重接近正常。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