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66岁老太太天天用艾叶泡脚,入脾肝肾,散寒除湿,温经止血

农村66岁老奶奶“天天”用艾叶泡脚,15天后,身体发生了惊人变化!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艾叶,又称艾蒿,是野菜,也是一味中药,南方人经常食用,而北方一般药用较多。艾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

老家有个66岁的老奶奶每当伤风感冒,虚火上升,牙龈肿痛时,根本不用去医院,却总是过几天就会痊愈了,对此我很是好奇,后来仔细询问才得知,老太太家里常备有艾条、艾草,每当有些小病啥的,老奶奶就会自己用艾条来灸疗,老奶奶还经常用艾草水泡脚,据她所说她寒凉性腿痛的毛病能好完全是艾草的功劳。

1.去虚火和寒火2.可以驱寒,祛湿3.缓解抽筋4、除脚气

艾草(学名:Artemisia argyi H. Lév. & Vaniot)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