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糖尿病患者并发肾病,都是被这4个因素所害,要警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组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综合征。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

糖尿病是一种终生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血糖,一旦血糖控制不好,就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其中又以糖尿病肾病危害最大。

糖尿病肾病被称为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有:泡沫尿,水肿,高血压,肾性贫血,胃肠道症状,代谢性酸中毒。糖尿病人一旦发生肾脏损害,最终导致肾功能持续性减退直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肾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多数人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总结起来有以下4点。

1、遗传因素

糖尿病家族中如果有有人易患糖尿病肾病,那么其家族中的其他人也会遗传这种体质,在某种条件下,患糖尿病肾病的概率就会增加,1型糖尿病中40%~50%发生微量白蛋白尿,2型糖尿病在观察期间也仅有20%~30%发生糖尿病肾病。

2、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

糖尿病肾病早期就可观察到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表现为肾小球高灌注和高滤过,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升高,且增加蛋白摄入后升高的程度更显著。

3.高血糖造成的代谢异常

血糖过高主要通过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代谢异常引致肾脏损害。

4、高血压

几乎任何糖尿病肾病均伴有高血压,在1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与微量白蛋白尿平行发生,而在2型中则常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前出现。血压控制情况与糖尿病肾病发展密切相关。

肾脏是人体的排毒器官,承担着身体机能正常运作的重任,它不像肝脏一样有再生能力,一旦其受到损害,便再也无法逆转,所以要对肾脏认真呵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