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 >

从接孩子放学的这4个细节,就能看出你的教育成不成功|国庆伴读

日期: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集编辑:中国教育报

前几天,我去接孩子放学。

看到一个八九岁的女孩眼巴巴地等待着妈妈来接,表情十分委屈。

过了一会,她的妈妈终于来了,小女孩立刻晴转多云,开心地迎了上去。

结果妈妈看到小女孩就开始盘问:“今天上课都听懂了吗?考试有不会的题吗?”

小女孩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很不情愿地蹦出几个字,后来干脆连话都不想说了。

其实,接孩子是家长每天的例行功课,也是孩子性格、心态形成的点滴积累。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能否成功,放学这4个细节非常重要。

1 是否帮孩子背书包

学校门口等待自家孩子放学的家长,很大一部分见到孩子的第一面,就是笑着迎上前,接过孩子的书包帮忙背上,而孩子们似乎也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

这些接孩子的人群当中,不乏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

于是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年迈的老人佝偻着腰,在后面背着书包缓步前行,孩子却一身轻松,欢快地走在前面。

我去接儿子放学的时候,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几乎都让他自己背着书包。

因为,别看帮孩子背书包是一件小事,却能培养孩子的独立,以及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一位教育专家在演讲中提到过一件事:平日里,他和儿子出门,如果只有一个包,一定是儿子抢着背;如果是两个包,儿子就一手挎一个。

直到有一回,一共三个包,他本以为这次儿子肯定背不了了,正打算自己背一个。

结果儿子抢过去,背起一个,左右手各拎一个,大步流星地在前面走。

原来,他从小就舍得用孩子,还给儿子下了命令:自己能做的事情,必须自己做。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懂得为父母分担;有的孩子却凡事只想着自己,不懂得心疼父母,心安理得地享受父母的付出。

家庭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有教养、懂得感恩的人。

2 是否准时接孩子放学

我有一个同事李姐,儿子今年刚上小学二年级。

李姐和老公平常工作都很忙碌,经常不能按时接儿子放学。

有一次我们在公司加班,我看时间不早了,便说:“要不李姐你先走,别让孩子等急了。”

李姐摇摇头,大咧咧地说:“没事,让他多等一会儿就好,反正也习惯了。”

其实,再懂事的孩子,也会感到委屈,也会希望父母能早点来接他放学。

《一年级·小学季》节目里,小女孩陆煜琳总是最后被接走的一个。

但她非常懂事,先是帮忙老师打扫好教室,整理好小板凳,最后打开作业本写作业。

可是她心里还是期待父母赶快来接她回家的,小小的身子一直朝着门的方向坐,期待下一秒家人就出现在她面前。

可家长迟迟不来,她干脆走到教室外面,搬着小板凳抱着书包等。

最后,看到爷爷来了,这个小女孩委屈极了,忍不住扑到爷爷怀里大哭起来。

在孩子们眼中,家长是否能及时接他,代表着家长对他的关注和重视程度。

被按时接走的孩子,会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内心充满安全感;而长期被晚接的孩子,看到别的孩子被一个个接走,内心的孤独和焦虑会被放大,慢慢变得敏感、懦弱。

父母经常不按时接孩子,不仅会对孩子的性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更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3 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

我记得之前有一次去接儿子放学,那天正好是新学期开学,我一见到儿子,就拉着他噼里啪啦问了一大堆:

“新学期能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啊?”

“今天都有什么作业呀?”

......

结果儿子小脸一拉,闷闷不乐,一路上都没搭理我。

其实,孩子的内心都渴望着父母真诚的关爱。

孩子在学校也累了一天,如果父母一见面就只关心学习,会给孩子一种只在乎成绩的感觉,心里自然会不痛快。

我建议父母第一句话可以这样说:“今天学校有什么开心的事吗?”

有些时候,我们对孩子的学习过于关注,忽视了孩子的真实情绪,这无形中迫使孩子一步步对父母关上了心门。

这么问可以引导孩子表达他一天的所见所闻、以及真实心情,方便你了解他的学校生活。

“今天有什么让你骄傲的事情吗?”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激励孩子,增加他的自信心。

不管孩子怎么回答,千万不要打击他,一定要及时捧场,鼓励孩子再接再厉。

“有遇到什么困难需要我们的帮助吗?”

这个问题的意义所在,是表达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并且传达一种观念:爸爸和妈妈都是最爱你最值得信赖的人,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可以对我们说,不必自己承受痛苦。

孩子不管说什么,都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接纳他的所有烦恼与情绪,并努力给予回应。

4 回家路上父母的脸色

看到一位网友回忆自己的童年经历:在他的印象中,每天最难熬的日子就是和妈妈一起放学的路上时光。

父亲常年出差,妈妈一个人又要忙工作,又要忙着照顾他,常常愁容满面,怨言颇多。

妈妈每次接他放学,几乎都是挂着一张苦瓜脸。

然后一路上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抱怨:诸如生活多么不容易,工作多么累,供他学习花了多少多少钱。

可是当他提出说以后可以自己上下学,让妈妈轻松些时,妈妈又开始立刻表达不满:“你以为我愿意每天接送你吗?咋了翅膀硬了是不是?”

童年的这段经历,导致他从小就会察言观色,性格敏感、内向,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敢跟父母说。

父母的脸色,就是孩子整个世界的颜色。

再苦再累,也不要把负能量传给孩子。当我们传递给孩子的是快乐和正能量时,孩子感到的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教育是见微知著。看似都是小事,却能幻化成孩子生命里无形的精神财富,支撑他一路披荆斩棘。

相关阅读

  • 人一生之教养,始于家庭

  • 来源:·洞见幼承庭训,长享余泽。作者:洞见·樱桃南怀瑾先生说: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而在社会中。但进入社会之前,家庭,才是人生的第一道场。人一辈子能走多远的路,往往取决于
  • 辽沈战役纪念馆庆国庆主题社教活动圆满成功

  • 10月2日,辽沈战役纪念馆举办主题为“庆国庆——忆峥嵘岁月 谱盛世华章”的主题社教活动,旨在带领孩子们重温历史,感受峥嵘岁月。讲解员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锦州攻坚战,并播放了纪
  • 警惕!又确诊1例,年仅6岁

  • 在不少人的观念里糖尿病是一种老年病然而,这种观念现在要改了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可能被查出来有糖尿病的前不久浙江绍兴上虞一14岁男孩患上2型糖尿病并伴血糖控制不佳、高脂血
  • “妈妈不再觉得我冷”,带娃假期出游巧穿衣

  • “双节”假期,不少家长会带孩子外出旅游。但各地温度存在差异,该如何应对呢?儿童应对各地温度差异的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建议:出发前,密切关注目的地的天气预报,了解当地的温度、湿度
  • 以爱“筑”家 ,孩子们这样庆祝“双节”

  • 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厚植家国情怀、弘扬文明新风,国庆前夕,杨浦区妇联,殷行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杨浦区开鲁新村第一小学携手上海杨浦区海芽家庭教育服务中心,开展了“以爱

热门文章

  • 中国带孙子的老年人比例近70%,隔代教育引深思

  • 现如今社会在发展,在进步,从而工作与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很多年轻人不得不把孩子交由老人来照顾,从而产生了很多隔代教育的弊端问题。根据中国老龄中心的调查,目前我国帮助子女
  • 一篇让人看到绝望的漫画《一瓶毒可乐》

  • 女主是一个被妈妈遗弃的孩子,家里的人都嫌她是个累赘,平时对她冷言冷语,班里的孩子也都嘲笑她,不和她一起玩,只有一对智障姐妹和女主一起玩,但这对姐妹还经常欺负女主,智障姐姐抢她
  • 农村很常见 小小野菜却有大功效

  • 农村中最多的就是野菜了,有些野菜遍地都是,例如我家门口,一大片的野菜可以摘来吃。但是农村中的这么多的野菜,你都见过?都吃过吗?农村不起眼野菜,营养高白菜的20倍,好吃吗?我想大家应

最新文章

  • “双节”我在岗!哈尔滨一线建设“不打烊”!

  • “双节”期间,哈尔滨市重点城建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哈市建设者们奋战在施工一线,铆足干劲抢抓黄金施工期,全力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东三环快速路项目11月底
  • 连城培田古村落:中秋、国庆双节 迎来旅游小高峰

  •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连城各景区天气晴朗,各项活动如期开展,游客们纷至沓来,迎来了一波旅游小高峰。近日,在培田古村落,游客们穿梭在古建筑的巷道,领略一砖一瓦诉说的历史印记,与家人
  • 刘德财:苹果红了 日子火了

  • 日前,笔者走进华池县上里塬乡彭家寺村,果园里一个个大红苹果缀满枝头。村民刘德财正忙着采摘苹果,红彤彤的苹果映红了他火红的日子。刘德财在采摘苹果。 通讯员 王波波 摄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