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 >

“你能玩,为啥不让我玩”,当孩子这样说,家长就该反省自己了

日期: 来源:凌晨妈妈育儿收集编辑:凌晨妈妈育儿

跟表妹视频的时候,听到表哥一直叫侄子写作业。依稀听到小家伙回复知道了,却一直没有任何动静。我问表妹侄子在干吗,她瞟了一眼说道:“玩手机”。没一会儿就听到表哥的“咆哮”声再次响起,大声斥责孩子不好好学习。

“哥现在是不是也在玩手机?”

“对啊,就是因为他玩,孩子现在才一直拿着手机玩不停。”表妹悄声说道。

关于表哥总是当着孩子面玩手机这件事情,我之前说过很多次,但忙忙碌碌一天后,他总是喜欢躺在沙发上刷手机,而且他不是玩游戏,不是刷视频,而是拿着手机看电子书。

看书这一举动本是好事儿,他却偏偏拿着手机看,这种行为看在孩子眼里,可不是在看书,而是在玩手机。正是因为他的“言传身教”,才会对手机如此“情有独钟”。而且面对他的脾气,侄子还会顶嘴道:“你自己能玩,为啥不让我玩。”

表哥觉得委屈,认为自己也没有乱玩手机,怎么在大家眼里就变成不好的榜样?事实上,这种行为确实不是好榜样。

孩子是看着父母背影长大的,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大人的行为就是榜样。年幼的孩子最擅长的就是模仿爸爸妈妈的各种行为,你好好说话,小朋友也会好好说话,你满嘴脏话,得到的也是一个满嘴脏话的孩子。

同样地,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看的是书,那么养育出的就是一个爱看书的小孩。若拿着的是手机,那么无论是拿着手机看书,还是处理公司事务,亦或者玩游戏,看视频,在孩子的眼中,只有一个行为:玩手机。

因此,家里没人同情表哥的遭遇,因为当孩子在玩手机,却要他好好学习的时候,在儿童看来确实是不公平的。

今天阅读时,看到一句直戳内心的话:家庭教育最可怕的是,一群不读书的父母在拼命育儿。这让我想到身边很多大人,皆是如此。

邻居王太太是一个享乐型的人,王先生有自己的一家小公司,吃穿用度上比较松弛。正因为这样,王太太每天的工作,除了与其他家庭主妇相聚,就是关注一对儿女的学习成绩。她非常上心孩子们的学习,一节课500多的补习班,眼睛不眨就报了。

然而,两个小孩的学习成绩却没有很出色,王太太经常因为孩子们没有考好发脾气,却从来没有发现,她的女儿更喜欢钢琴与画画,儿子更喜欢打乒乓球。

作为妈妈,本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领路人,她却从来不去真正学习一下,该如何教育孩子,只喜欢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

正因为她不恰当的引导方式,女孩儿在中学二年级的时候,与校外的男生发生了不该有的关系,被学校开除。本该有大好前程的孩子,就那么轻易的将自己的前程折断。

可怕的是,王太太并不是个例,有许许多多的大人,对于小孩的世界一无所知,一味地打着“为你好”的幌子在教育孩子。

性格强硬的青少年,会通过各种方式去宣泄自己内心的不满,而另一部分不敢反抗的孩子,只能压抑自己的本性,在可怕的家庭教育中求生存。

做了两个孩子的妈妈以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是选择更好的学校,找到更合适的老师?还是在生活的点滴中,对孩子进行教育呢?翻阅过很多书籍,也会根据别人的经验,来进行教育实践。

直到看到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看到这句话时,我明白更好的教育是,作为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想要给孩子好的教育,建议爸妈多做3件事,哪怕只做到1、2,也很赞了!

第一件事:习惯阅读

身边很多爸妈总是问我,怎么才能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其实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爸妈喜欢阅读。

英国哲学家佛兰西斯·培根说:“读书使人明智。”

日常生活中,需要明智的不仅是儿童,大人更应该多读书。只有这样,才能有更深的文化底蕴去引领孩子。

第二件事:多多陪伴

网上有一位网友说:“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你躺在沙发上刷着手机,却在大声呵斥孩子不好好学习。”

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自己玩着手机,打着游戏,却在指责孩子不认真学习。

孩童的成长很快的,当你把时间都用在手机或者游戏上的时候,陪伴宝贝的时间注定会缩短。3岁以前宝贝几乎所有的时间都黏着爸妈,但是随着他们进入幼儿园,也预示着需要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

所以啊,父母放下手机,珍惜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只有多陪伴,才能更了解宝贝们的需求,才能够更好的引导教育!

第三件事:换位思考

很多家庭中的亲子矛盾,来自于父母单方面对孩子的教育,他们习惯从自己的固有认知来判断儿童的行为。其实想要教育好儿童,父母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只有真正站在宝贝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能了解他们,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信服。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要求孩子一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爸妈以身作则,成为青少年的好榜样。董卿说: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先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啊,别自己什么都不做,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去做,而是应该做的更多,更好!

凌晨妈妈来叨叨:

育儿先育己,其实当我们做好一件事情的时候,已经给宝贝们做好的榜样,他们会跟着爸妈的脚步去前进。作为爸妈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时常反省自己的行为!你是否也认同呢?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1:亲戚家给俩孩子共800元红包,她家有3个孩子,我该怎么给?

相关链接2:快过年了,你是不是也在为“压岁钱”发愁?孩子多的到底该咋给?

相关链接3:嫁出去的女儿,就该是泼出去的水吗?中国式“恶习”该改一改了

相关阅读

  • 【新春走基层】礼敬先进模范 弘扬榜样力量

  • 春节到来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1月22日,尉犁县第四小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组织60余名师生前往尉犁县古勒巴格乡古勒巴格村军旅小院、红光村红色
  • 20多个孩子回来了 “幸福一家”团聚在瑞安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应忠彭 共享联盟・瑞安 金行哲 夏盈俞“新年新气象!”“给叔叔阿姨拜年了。”大年初二一早,家住瑞安市塘下镇的虞海河和戴其丽夫妻陆续收到20多个“孩子”
  • 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后,我明白了这三个人生真相

  • 当庆贺新年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地响起,寂静的山村也就变得热闹起来。在老家,关于拜年,有着“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街坊”的说法,但凡回家过年的人,都免不了要到亲戚朋友家转一圈,围
  • 压岁钱要不要交给孩子管?来听听心理老师的建议

  • 过年了,相信小朋友们都会收到一笔不少的压岁钱。作为父母,你会怎样处理孩子的压岁钱呢?压岁钱在很多人的记忆里是传说中的东西,往往只在手里过几秒,或者枕头底下放一宿,就再也没见

热门文章

  • 中国带孙子的老年人比例近70%,隔代教育引深思

  • 现如今社会在发展,在进步,从而工作与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很多年轻人不得不把孩子交由老人来照顾,从而产生了很多隔代教育的弊端问题。根据中国老龄中心的调查,目前我国帮助子女
  • 一篇让人看到绝望的漫画《一瓶毒可乐》

  • 女主是一个被妈妈遗弃的孩子,家里的人都嫌她是个累赘,平时对她冷言冷语,班里的孩子也都嘲笑她,不和她一起玩,只有一对智障姐妹和女主一起玩,但这对姐妹还经常欺负女主,智障姐姐抢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