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太学

  • 文化巡礼|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的学校与老师

  •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的教学内容都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乡学:与国
  • 朱虹:改革家王安石

  • 王安石(1021-1086),江西临川人,北宋著名改革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他21岁考中进士步入官场,拥有主政地方近30年、曾两次担任宰相又两次被罢免的传奇
  • 朱虹:豫章高士徐孺子

  • 徐孺子(97-169),姓徐名稺,字孺子,东汉豫章郡(南昌)人。徐孺子学识渊博,对经学、哲学、天文、算数、历法有深入研究。他亦是道德楷模,品行如玉、重情重义、恭俭谦
  • 人文江西丨豫章高士:徐孺子

  • 文/朱虹 徐孺子(97-169),姓徐名稺,字孺子,东汉豫章郡(南昌)人。徐孺子学识渊博,对经学、哲学、天文、算数、历法有深入研究。他亦是道德楷模,品行如玉、重情重义
  • 传奇国宝散落民间近百年,皇家珍藏今入浙图

  • 今天(2018年11月15日)下午,浙江图书馆在杭州玉皇山庄印月厅举行了“浙江奥特莱斯广场有限公司董事长金亮先生捐赠宋刻本《太学新增合璧联珠万卷菁华后集》仪式”。国家图书馆
  • 史记主持人李咏列传

  • 李咏者,新疆人也。美姿仪,性好彰,能言善辩。初,咏中京师广播太学,为监生。有同窗哈文,回人,面若银盆,娴静寡言,咏向往之,每妙语连珠,手舞足蹈。适值夷节圣诞,咏与文
  • 力挽狂澜的抗金名相陈康伯

  • 坊间有“北宋无将,南宋无相”一说。这种说法比较片面,就拿宰相来说,南宋李纲、赵鼎、李光、陆秀夫、文天祥等,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均是名声赫赫。而本文主人公陈康伯,在南宋抗金大
  • 汉武帝为何兴立太学,其主要目的又有哪些

  • 汉代“尊”儒,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将儒学经术作为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內通。建元五年(前136),武帝接受丞相公孙弘的建议。





    设立《诗》、《书》、《礼》、《易》、《春秋》等
  • 千年沧桑国子学

  • 辟雍殿是皇帝在国子监讲学的场所





    1900年的辟雍殿
    辟雍殿是皇帝在国子监讲学的场所
    1900年的辟雍殿
    王岗
    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
  • 汉武帝的“五个第一”

  •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是杰出政治家、战略家。雄韬武略,一生叱咤风云,在中国历史在创造了五个"第一":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中国思想文化。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
  • 一代帝王汉武帝刘彻的功与过有哪些?

  •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





    功绩
    独尊儒术统一思想
    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 【原创】明代太学的诸生读书情景与师生情谊一瞥

  • 作者:史遇春
    话得从笔记作者彭时说起。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年(农历乙丑年·公元1445年),彭时参加会试,中了副榜。
    需要简单解释一下。
    先说会试。
    所谓会试,即共会一处,比试科艺。
  • 宋朝高考吃什么?

  • 最早一批00后就要参加高考了。说说从前“高考”的事。
    南宋刘昌诗《芦浦笔记》,谈到他家收藏了一卷北宋主考官赵抃的考务日记,详细记录了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高考”细
  • 重游国子监——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

  •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或“国学”。
    作为古代中央大学,国子监历来倍受国家重视,它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明
  • 司马光借董仲舒的嘴提出太学养士策

  • 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按:这是按照前面的观点来的。因为前面提到了要让人学习、成才,这里就所谓的养士了。】。故养士之大者,莫大呼太学;太学者,贤士之

热门文章

  • 实力女神周海媚亮相《实力派》,谈人生聊表演

  • 当影视行业逐渐摆脱了流量控制,开启最本源的以内容为导向的竞争态势之后,那些在演艺圈努力打拼数十年的优秀演员,再度迎来了全新的春天。于是影视界“叔圈”“姐圈”频频破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