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四个习惯,与健康有关,医生:做好“两多一少”对血管有好处

脑梗,可以说是一个要命的病,往往是突然降临,让人措手不及,甚至会因第一时间突发时,会给患者很少的抢救时间。所以呵护健康,必须要从预防开始,降低脑梗发生,也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开始。@南方健康

脑梗是如何诱发的,如何预防它?神经内科医生提醒:现代人诱发脑梗的原因有很多,以下4个习惯是主要诱发原因。

习惯1、过度泡脚

泡脚对于正常人来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习惯了,但是如果对于本来就有基础性血管疾病的人而言,是十分危险的。

因为,突然的热水刺激,能让人体的血管,特别是腿部和脚部的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增加心脏的负担。

因此,对于有基础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切勿盲目泡脚,温度不宜过高。

习惯2、睡前过于激动,愤怒

睡觉期间,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峰时期,这是因为经过几个小时的睡眠,身体的各种代谢都离不开水分的参与。

这时候血液就会变得格外粘稠,血流速度也会减缓,如果在此时情绪过于激动,导致血管迅速的收缩,就容易突然引发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

所以建议不管白天经历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也不要将情绪带到床上。

习惯3、长期吃宵夜

对于有吃宵夜习惯的人而言,长期如此,难免会造成身体中脂肪堆积的情况,因为宵夜为了满足人们的口感,大多都会选择重口味的食物。

一旦出现肥胖,血液中血脂过高的情况,则会大大的增加发生脑梗的机会。

习惯4、玩手机到半夜

手机不离手是危害现代人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睡觉前,越看手机越不困,然后一玩玩到半夜。

而熬夜是脑梗年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熬夜时,身体会增加肾上腺激素和去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这两种激素会导致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缓,增加血液的粘稠度。

并且熬夜还会增加动脉硬化的过程,进而增加脑梗的发生机会。

血管血管同寿,养好血管就等于养命,神内医生提醒:坚持“两多、一少:”让你血管比同龄人更年轻。

两多:

1、多饮水

身体在缺乏水分的情况下,会导致血液粘稠,血液粘稠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所以日常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

成年人每天应该补充够1800ml(7-8杯)以上,喝不够的人要注意加量了。

在每天喝水的过程中,放入一些对血管有益的干果,会对血管起到更好的养生作用。

其中山楂就是对于养血管最好的选择,山楂这种水果可以入药,山楂可以活血化瘀,促进消化,尤其对油腻食物的消化有独特的功效。这种水果适合患有三高的人食用,能促进身体废物的代谢,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人也有同样功效。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是一朝一夕就会形成的,长期血压血脂血糖异常,造成血管内细胞损伤,导致低密度脂蛋白沉积,形成斑块。

对于预防血栓、脑梗等心血管疾病的人们而言有帮助。

2、多测测血压

据一项研究证实,高血压是引发中风的众多原因当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因素,如果高血压的患者,能够持续的控制好血压,会大大降低发病几率。

很多人都知道,血压过高会损伤身体,但其实血压长期的不稳定或者是血压过低也是十分危险的。

不稳定的血压就像一颗不定时的炸弹,临床上因为不按时吃降压药而引脑梗的例子也数不胜数,所以,高血压一经确诊就必须坚持服药治疗。

一少:少吸烟

吸烟对身体的伤害并不仅限于肺部那么简单,吸烟还会严重的损伤血管。

这是因为吸烟会增加体内一氧化碳浓度和导致脑灰质部血流量减少,长期吸烟就会让患者大大增加患上脑梗塞的几率。

所以本来血管就不健康的人,或者是有三高的人群,一定要要注意远离香烟,尽量戒掉或者是控制每天吸烟的数量。

有人会问那么如何做出准确的判断:

脑脊液、眼底检查及头颅CT、核磁共振等有助中风的准确诊断。早期头颅CT检查有助于鉴别中风属于出血性或者缺血性,还可以区分不同部位的出血,是中风必须的首要检查。具体标准:

1、缺血性中风: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发病急骤,多数无明显头痛、呕吐等先兆症状;有颈动脉系统或(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不同部位脑动脉狭窄、闭塞或扭曲。造影摄片时应将颈部包含在内;急性脑缺血性中风发作24-48小时后,头部CT可显示缺血病灶。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动脉系统的狭窄和闭塞;局部脑血流测定,可提示局部脑缺血病变。

2、出血性中风: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和偏瘫;CT表现为高密度影区,出血可破入脑室。临床上根据患者意识清醒与否、是否昏迷、偏瘫程度等将出血性中风分为三级.

脑卒中的并发症又是什么呢?

1.脑疝

脑血管病患者多数死于急性期,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大量出血,脑中线结构移位或被破坏,全脑水肿,形成脑疝,使脑干被挤压和移位,危及生命中枢所致。

国内报道,脑出血合并脑疝死亡者占44、8%~50、1%,故及时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预防脑疝形成,是治疗成败的关键措施,而当患者出现下列情况:

①头痛剧烈或极度烦躁不安;

②频繁呕吐或抽搐;

③呼吸及心率变慢,血压升高;

④意识障碍逐渐加重;

⑤双侧瞳孔不等大,则提示颅内压明显增高,可能有脑疝形成,应积极脱水或手术治疗。

2、脑心综合征

当脑出血病变波及植物神经的高级中枢丘脑下部,导致神经体液障碍时,也常引起心脑功能或器质性改变,称为脑心综合征。

3、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

轻型脑出血病人常因不习惯卧位排便,而出现一时性“体位性尿潴留”及大便干结,严重病人,当病变波及半球运动中枢时,常出现尿频及膀胱内压增高,如第三脑室受到刺激,往往会出现直肠活动性增强,导致高度排便亢进,患者便意频繁,但每次排便量较少,如灰结节受损,可出现不自主排便,若全脑受损,深度昏迷的病人,常出现二便失禁或尿潴留。

4、肾功能衰竭及电解质紊乱

脑出血病人因昏迷或失语,不能反应主观感觉,加之症状复杂,治疗矛盾较多;也常因频繁呕吐,发烧,出汗,脱水剂的应用和补液不足而造成失水,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衰竭,有时因缺氧,饥饿,呼吸异常等导致酸中毒,或偶然发生碱中毒,但上述病症在昏迷或合并感染的情况下,常易被掩盖而被忽视,使病情日趋加重.

5、中枢性体温调节障碍

当脑出血波及到丘脑下部及前部时,散热机制被破坏,可引起持续性高热,体温常达40℃以上,并可伴有无汗,肢冷,心动过速,呼吸增快等症状,但白细胞一般多不增高,复方氨基比林,阿斯匹林也不能使之下降,有时用巴比妥加冰枕降温有效,如不及时处理,数小时可死亡。

6、褥疮

脑血管病人常因偏瘫,长期卧床不起,加之有些病人较胖,不易翻身护理,骶尾部,内外踝,足跟,髋部等骨突出部位,常因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局部营养不良,发生褥疮。

所以看到这些致命的并发症我们一定要提前预防,避免以后的时间都在病床或者"小盒"度过,后悔都来不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