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这些养生妙招不能错过!送你20款祛湿靓汤配方

广东入夏成功,天气越来越热,

同事朋友们出现了“应激反应”,

身体都感觉到不舒服。

那么,夏季为何容易出现不适症状?

都有哪些养生讲究?

为此,记者走访了

江门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冯小芸

让她教教大家夏季如何养生

01

夏季闷热潮湿,容易引发热病

冯小芸告诉记者,夏季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的季节,很容易让人出现一系列热病,表现为面红目赤、口舌生疮、口渴引饮、心烦失眠、便秘、尿黄等暑热症状。同时,夏季天气闷热潮湿,容易伤害脾胃功能,因为脾胃“喜燥恶湿”,天气一闷热,人就易食欲不振,吃下的食物也容易消化不良。

她还表示,除了肠胃不适,夏季也是皮肤病的高发期。中医认为,这些皮肤病的发生,与天气闷热潮湿关系密切,尤以湿气重为主要致病因素。“夏季到了,人们夜晚的活动开始增加,熬夜变得司空见惯。”冯小芸表示,在夏季这样的节气里,熬夜更易令人伤阴,从而产生内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虚火”。在内热、外热交加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便秘、口腔溃疡、咽痛等上火症状。

02

降热祛湿 ,不可过于“冰凉”

邱昱摄

夏季该这样降热祛湿:饮食上,应少吃辛辣食物,多吃苦瓜、冬瓜、西瓜,多喝绿豆汤,也可熬凉茶来喝。“上述这些,都是降暑的好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冰镇饮料、冰冻食品不宜多喝、多吃,否则容易伤脾。脾是人体中化解湿热的重要器官,人们在摄入过多的生冷食品时,就会造成脾脏阳气受损,从而导致脾运化功能失调,会出现身体疲累、口干口苦、大便有粘液等湿热症状,使我们的身体非常难受。此外,凉茶是属于性寒的东西,如果人们不按照身体所需,经常喝过量的凉茶,也会使脾增加负担。”冯小芸说。

除了注意饮食以外,冯小芸提醒广大市民,还要避免熬夜,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压力要尽快疏导,防止内热产生。避外热则要注重起居,出门要避开最热的时候,平时可以借助吹风扇、开空调的方法散热,但最好不要直接吹风或长时间呆在空调房。

△郭永乐 摄

“祛湿方面,可多食用祛湿健脾的食物,如赤小豆、薏米、冬瓜、土茯苓、西瓜、荷叶、莲子、莲蓬等药食同源的食物。此外,良好的休息也是有益于脾的。现在的人们除了繁重的工作压力之外,还有很多娱乐活动,缺少休息的情况十分普遍。中医认为劳则伤脾,所以休息不好,同样也会伤脾,因此,注意休息,合理安排起居时间是很有必要。”冯小芸说。

03

食欲变差,可多吃清淡食物

夏季,最突出的现象莫过于食欲变差。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怎样才能帮助促进食欲?对此,冯小芸解释道,夏季本是新陈代谢旺盛的季节,若进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等能量、电解质及相关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摄入减少,身体的营养就不能得到满足,容易引起体内能量不足而疲乏无力,大脑功能减弱,工作效率大大降低,让人情绪低落。伴随夏季汗出增大,电解质丢失增加,从而进一步加重食欲下降。

△郭永乐 摄

冯小芸表示,夏季食欲变差,可以选择吃一些清淡适口的食物,因为清淡的食物比较开胃、适口,还能起到解暑的作用。平时可以经常变换食谱,由于夏季食材新鲜可口、种类多样,我们的菜谱可以丰富多彩一些。如果食欲变差,可尝试新的烹饪方法,经常变换菜品的花样和搭配,以此刺激味蕾,勾起食欲。做菜时可以适量加入一些增强食欲的调味料,比如醋、辣椒、大蒜、生姜、芥末等酸、辣、辛、香的作料,这些都是典型的开胃调料。适量的调味,可帮助消化,增加胃肠蠕动,且起到杀菌、解毒和增强食欲的作用。

△邱昱 摄

“另外,可口养胃的饮品和营养丰富的水果,也是不错的选择。” 冯小芸告诉记者,牛奶、酸奶、豆浆、鲜榨果汁等,都是营养丰富的液态食品,可在天气炎热时食用,解渴降暑,既能提供身体诸多必需的营养素,又易于消化,不会让我们的胃口下降。此外,夏天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维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标准要高一倍以上,因此可多吃些新鲜水果。西瓜、桃、葡萄、梨等水果甜酸适口,能补充水分、维生素C、膳食纤维、矿物质、碳水化合物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对身体很有益。

入夏怎能少了一款祛湿汤呢?

赶紧收藏,慢慢煲!

1.牛大力土茯苓煲乌龟

材料:牛大力二两,草龟一斤,猪肉四两,土茯苓半斤,红枣6个。

做法:放在一起煲3个钟

功效:清热祛湿解毒

2.沙葛三豆煲猪骨

材料:沙葛、猪扇骨、眉豆、赤小豆、扁豆、蜜枣、姜

做法:放一起煲一个钟

功效:清热祛湿、健脾开胃

3.三花薏米煲瘦肉

材料: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扁豆、陈皮、瘦肉、生姜

做法:放一起煲一个钟

功效:清热凉血、润肠通便

4.薏米茨实煲猪小肚

材料:猪小肚 薏米 茨实 猪骨 蜜枣

做法:洗干净猪小肚之后,放入其余材料煲一个小时。

功效:祛湿除风

5.冬瓜薏米煲排骨

材料:排骨、薏米、冬瓜、生姜、小葱、盐

做法:放一起煲1个钟

功效:清热化痰、健脾利湿

6.土茯苓煲猪骨

材料:土茯苓 猪骨 蜜枣

做法:土茯苓和猪骨浸泡一个小时后,猪骨飞水,把材料放入煮开的水中煮一个小时。

功效:祛湿解毒,利通关节

7.薏米百合煲鹌鹑

材料:鹌鹑三到四只 薏米百合各一两 姜3片

做法:放一起煲1个钟

功效:清热祛湿,化痰止咳

8.淮山溪黄草土茯苓煲猪横脷

材料:淮山(干) 猪横脷 溪黄草 土茯苓

做法:放一起煲一个钟,煲开之后转小火

功效:调理脾胃,健脾祛湿

9.茵陈煲猪横脷

材料:猪横脷 茵陈 夏枯草 生姜

做法:猪横脷飞水后,将材料放一起煲一个小时

功效:清热祛湿

10.蜜枣茵陈煲鲫鱼

材料:鲫鱼 茵陈 蜜枣

做法:先将鲫鱼煎一下,再把材料放一起煲,煲开之后转小火再煲一个小时

功效:祛湿排毒

11.眉豆黄豆煲鱼骨

材料:黄豆 眉豆 鲩鱼骨 瘦肉 陈皮 生姜

做法:瘦肉飞水,鲩鱼骨煎至金黄色的时候加入水

功效:祛湿、健脾、补益

12.土茯苓瘦肉煲双豆

材料:祛湿豆、赤小豆、土茯苓、陈皮、猪瘦肉、生姜

做法:放一起煲一个钟

功效:清热、祛湿、解毒

13.冬瓜薏米煲老鸭

材料:老鸭、冬瓜、薏米、蜜枣、油、香菇、姜

做法:放一起煲一个半钟

功效:温和祛湿

14.眉豆扁豆煲鸡脚

材料:扁豆、眉豆、鸡脚、瘦肉、蜜枣、姜

做法:放一起煲1个钟

功效:美容祛湿

15.薏米百合煲鹌鹑

材料:鹌鹑、薏米、百合、姜片

做法:放一起煲1个钟

功效:清热去湿、润肺化痰

16.赤小豆粉葛煲鲮鱼

材料:粉葛一个(1斤多点)、胡萝卜半个,赤小豆2两、鲮鱼两条(刚好1斤),排骨少量, 陈皮2块,蜜枣2个

做法:放一起煲一个半钟

功效:清热毒、泄湿毒

17.冬瓜赤小豆煲生鱼

材料:新鲜生鱼,冬瓜,赤小豆,葱头

做法:放一起煲1个钟

功效:补脾、利水、消肿

18.苦瓜黄豆煲排骨

材料:苦瓜 排骨 黄豆

做法:泡好黄豆,排骨飞水,加黄豆煲半个小时,加苦瓜再煲半个小时

功效:健脾祛湿、清热解毒

19.冬瓜薏米煲龙骨

材料:猪大骨、冬瓜、薏米、茯苓、红枣、枸杞、姜片

做法:放一起煲两个小时,煮开后换小火,冬瓜后半个小时放入

功效:祛湿排毒

20.猪横脷煲鸡骨草

材料:猪横脷 鸡骨草 蜜枣

做法:放入材料大火煮开后,小火煮一个半钟

功效:祛湿排毒

21.荷叶薏米煲瘦肉

材料:荷叶 莲子 薏米 淮山 瘦肉

做法:薏米和扁豆事先浸泡一个钟,瘦肉飞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一个钟

功效:清热祛湿

22.五指毛桃根煲猪脚

材料:五指毛桃根(中药店有售)100克、猪脚1对、生姜2~3片

功效:夏日化湿气、舒筋骨、健脾胃、益气血

方法:用清水把五指毛桃根洗净,并稍浸泡片刻;猪脚去毛、甲,并斩为块状,然后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先用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便可。此量可供2~3人用,猪脚还可捞起拌入酱油佐餐用

来源:综合江门日报、网络整理、江门发布

涵养好家风

共建文明城

微信ID:sihuifulian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