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查出蛋白尿2+未复诊,头痛就吃降压药,3年后肌酐值太吓人

蛋白尿是肾病临床常见的病症,其对肾脏的损伤位置多在肾小球。蛋白尿患者的病情可以因多种诱因而反复发作,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饮食的调节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蛋白尿患者,蛋白的大量丢失会引起糖代谢、脂代谢、水、电解质及内分泌的素乱。通过饮食调养,改变饮食结构,限制某些物质的摄入,纠正上述失衡,可以保证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增强抵抗力,延缓病情发展,由此可见饮食对肾病患者非常重要。

肾病患者饮食要注意些什么?

1蛋白尿患者饮食宜以清淡为宜,需要限制盐、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在蛋白尿初发期,可以按照急性肾炎的饮食原则,将每日盐的摄入控制在3克以下

2有严重水肿可以考虑短期内无盐饮食,每天蛋白质的摄入不宜超过1克/千克体重。

3缓解期时病程较长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控制在0.8~1.0克/千克体重。例如,体重60千克的患者,大约主食300克、牛奶1袋、鸡蛋1个、瘦肉50克。每日盐摄入控制在3克左右。

4大量蛋白尿的患者常常伴有高脂血症,血脂的异常会引起动脉硬化及肾小球的损伤、硬化等,因此,应限制动物内脏、肥肉、海产品等富含胆固醇及脂肪的食物摄入。

病例分享:

患者王先生,39岁出现反复头痛,且小便经常有泡沫,到医院求诊。当时测血压高达180/105毫米汞柱、尿液检查蛋白尿2+,血清肌酐165微摩/升,王先生由于工作忙并未继续门诊复查,头痛时,服用自己买降压药降压。

三年后,他身体出现了下肢水肿,因胸闷气促急诊就医,査血清肌酐大于884微摩/升,血钾高达6.1毫摩/升,胸片提示肺水肿,血常规提示重度贫血,B超发现双肾明显萎缩。人院后确诊为尿毒症,王先生开始规律血液透析和治疗。现在病情稳定,透析次数减少,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

医生建议:

患者一开始即表现出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这类患者,应进一步收集24小时尿液,检查24小时尿蛋白量和肌酐清除率,同时也要做血清免疫学检查和超声波检查,有条件的要行肾穿刺检查,排除继发性肾脏病变。

治疗上,以积极控制蛋白尿,控制高血压为主。根据肾脏穿刺的病理报告,给予相应药物疗。但患者由于未能长期门诊随访,复查蛋白尿和血压,导致肾功能在几年内迅速恶化,因而难逃肾透析治疗的命运。研究发现,蛋自尿的控制同肾脏的预后明显相关,所以我们在重视血压的同时,更要关注蛋白尿的治疔。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我的头条号,了解更多肾病科普知识,有肾病相关问题,可私信莫主任进行咨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