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们不避开这10个习惯,身体只会越来越差

10个影响健康的饮食习惯

一定要注意避开!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所有人都离不开的话题。研究发现,不良饮食习惯对于某些癌症的发病要承担35%~40%的责任。此外,也与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病密切相关。

看看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一定要避开。

01

爱吃加工肉

加工肉食特点是含盐较多,包括:咸肉、香肠、肉酱等。

而吃盐过多会吃出多种疾病,包括高血压、中风、冠心病、胃癌等。血压升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大约49%的心脏病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

02

经常吃剩菜

在急诊室里,经常看到由于吃剩菜剩饭而导致胃肠道疾病发作的病人,轻则头晕,重则呕吐、腹泻。千万别把剩饭剩菜当宝,没营养不说,还会致癌。剩菜放太久会产生亚硝酸盐,食用后将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

因此,尽量少剩菜,剩菜不要反复熏蒸,更不要长期吃剩菜。

03

喜食重口味

吃得咸,吃得辣……许多人都贪图味蕾的刺激。

重口味的食物一般会放很多辣椒、麻椒、白糖等调味品。常吃这类食物,会让肠胃受到过辣、过咸、过油的刺激,容易出现不适。还可能引发体重增加、血脂异常等后果,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04

习惯吃热食

人们常说“趁热吃”,其实吃过烫的食物对食管的伤害巨大。食管内膜是一层丝绸般的薄膜,过烫的食物经过食管,会让食管反复被烧灼、刺激,长此以往,容易病变为食管癌。

05

吃得过油

常吃得过油,导致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热量过高,会导致血液里胆固醇增加,加速血管变窄,不利于人体健康。

06

吃饭不规律

三餐饮食不规律,最伤胃!

时常不吃饭,一吃起来就吃太饱,会打乱胃肠消化的生物钟。不吃早餐或饥饿时,胃酸等消化液分泌后得不到食物中和,会侵蚀胃黏膜,加上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可引起急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此外,三餐不规律、不吃晚餐等习惯也会使胆囊缺乏定时有效的刺激,时间一长,会造成胆汁滞留在胆内,形成胆囊结石。

07

不爱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它们能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新陈代谢,带走身体里的有害物质。不吃蔬菜水果,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

要保证身体需要,每天应吃400克以上的蔬菜。

08

只吃精米白面

我们常吃的精米白面,多为高碳水化合物。吃进体内很快被消化分解代谢,让血糖急速升高。 再加上运动少,吸收的葡萄糖不能被马上消耗掉,胰岛素只能把多余的葡萄糖储存起来。

长期如此,就造成了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血糖值会越来越高。身体若是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便会得糖尿病。

09

每餐吃得过饱

吃得太多太杂,肠胃负担过大,很多肠胃病就是这样吃出来的。而且吃得过饱,容易营养过剩,从而患上肥胖症。

10

经常饮酒

乙醇与唾液接触后转化为乙醛,使得乙醛在唾液内的水平比血液内高10-100倍,这是诱发消化道癌症的一个重要因素。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查看更多公益信息~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