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金鱼武汉最多,要求“粗茸、疏背、活尾”


一、品种由来

猫狮是蛋种金鱼中的一种,是蛋种的短尾头茸类金鱼(有些地方把金鱼的茸叫做肉瘤,这种叫法不仅不雅,而且那种表层增生物跟瘤并没有什么联系)。猫狮在中国大多数地区被叫做“狮子头”,因为这种鱼头茸发达,且茸粒令人联想起中国宅门口摆放的石狮的卷毛。英文中猫狮被称为“lionhead”,也是狮子头的意思。


武汉地区的“狮子头”是长盛不衰的品系,拥有着众多的拥趸,因此养殖的商家也就很多。而商家之间的竞争,除了价格之外,就需要突出特色。于是“小猫狮头”、“倒八字茸”、“龙鳞狮子”等纷纷出笼,其实这些并非是严格分离的品系 ,只不过是商家以不同眼光选出来的特色“狮子头”罢了。而猫狮就是这些特色狮子头——“小猫狮头”的简称(有些人称为虎头),因此互联网上有些人动辄以虎头与猫狮作比较,是不恰当的。其实,两者并不是两个不同的品系,如果把北方土生土长的“虎头”拿到武汉,武汉人多半也会把它叫做狮子头。但是随着市场以及全国金鱼名称的统一,武汉地区不愿意将称谓改作虎头,因此武汉猫狮就保留了之前狮子头金鱼的名号。


二、品种特征

过去形容猫狮的简要特征,非常简洁,即“粗茸、疏背、活尾”。

所谓“粗茸”,就是说猫狮的头茸颗粒比较大,显得整个头茸比较通透,尤其是鱼吻两旁的茸要比较整齐,不可以分得太细。顶茸最好是六瓣聚一心,颗粒分明、对称,具有极强的观赏性。此外,猫狮中还有一些带有颌茸的个体,虽然这个并不是特定的要求,但如果有了颌茸的话,再加上发达的顶茸,猫狮头部的侧视效果就会更好,不会形成所谓的“撮箕头”。


“疏背”有时被写作“梳背”。前者的意思是指猫狮俯视时,背要足够宽。一般衡量商品猫狮的头茸,是并排伸出四个手指,以“四指宽”为标准,有这样发达的头茸,身材自然也不能太逊,一条15厘米的优质商品猫狮,背幅差不多要有5厘米宽。在长度上,一般头 、身、尾的比例接近3等分。而“梳背”的意思就完全不同,是指猫狮的尾柄要向下垂,整个背部从侧面看形成一个弧度,是兰寿的主要特征,这样有利于改善重心。




“活尾”是指猫狮的尾鳍不应该硬挺挺的,而是要收放自如 ,游动时略收,停时撑开。俯视尾鳍展开的宽度应该大致等同于两胸鳍的宽度。这样的鱼游动稳健灵活,不会摇头晃脑。


另外,也要注意臀鳍,臀鳍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血统的纯度,而且臀鳍还是一个重要的动态纵向平衡器官,对称的八字臀鳍可以起到导流作用。有一些成年猫狮在刚刚换缸或者在身体不舒服或者是活动减少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身体前端向下倾斜(严重的就是栽头) ,而一旦活跃起来,眼睛和尾柄连线相对于水平线的夹角就会恢复平行。这就是所有金鱼,包括鲫鱼在内,动态平衡的能力要超过静态平衡的能力的原因。


三、饲养繁殖

1、环境

猫狮在金鱼中看似强壮,实属弱者,不注意环境的话,容易出问题。其需求的水体环境,包括温度、光线、溶氧、水流、水质等各方面。武汉的气候冬季很冷,夏季很热,所以武汉的猫狮在温度上的适应性应该是比较强的。光照不宜过强,应避免阳光直射。溶氧量只要能保证鱼不浮头就行了。


猫狮的体型不适合太强的水流,需要较宽的水面,以浅水为宜。一方面是因为猫狮养殖场为了节约,饲养的水位本身很浅,猫狮已经习惯。另一方面,因为猫狮在水中的上下运动 并不是靠鱼鳔的冲放气来完成,而是靠游动来完成的。也就是说猫狮作纵向运动比作平面运动要多付出一个克服自身体重的力量。况且猫狮没有背鳍,又有头茸障碍,非流线体型,因此,在水体中作纵向运动时,肌肉的负荷比较大,水过深对猫狮纵向运动不太有利。


2、饲料

猫狮只需要吃一些很简单的食物就可以合成自己生长和发头所需要的大部分营养。这一点有好多例子可以证明,只要环境良好,喂很粗或者很单调的食物,鱼都能生长良好。至于可以增强头茸的蛋白质活饵和可以增色的饲料,这只是个传说,因为很多时候实际上是绿水在起作用。


3、繁殖

有一些外地朋友很喜欢武汉猫狮,但是得到几对猫狮后 ,却难以将这个品种在当地保育下去。主要是因为近亲繁殖退化的原因,其实要减缓近亲繁殖的退化速度,即使在得不到外系支持的前提下,也应该要避开同胎交配。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长按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去论坛交流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