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后易缺哪几种营养素

50岁后,不少人健康状况开始走下坡路。由于身体吸收能力下降,嗅觉、味觉退化等因素,容易出现营养素缺失,所以要及早引起重视。

1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减退,肠道钙吸收率下降,成骨机能下降,骨钙丢失速度增加,中老年人缺钙容易导致疲劳、乏力、抽筋、骨质疏松、易过敏。补钙首推食补。日常可适当增加富含钙的食物摄入量,比如鸡蛋、牛奶、虾皮、芝麻、豆腐等。除了注意饮食,可遵医嘱口服钙剂,每天外出晒太阳、运动等都有助于钙质吸收。

2

研究发现,60~65岁的味觉障碍者中,28%的人血液里锌含量不足,通过补锌,70%的人症状可得到改善。如果中老年人出现食欲变差、经常生病,就要考虑是否缺锌了。补锌也首选食补,生蚝、核桃、蛋黄、动物肝脏、海产品等都含有丰富的锌元素。缺锌严重者还可选择补锌剂,但需要注意,补锌不可与补钙同时进行,科学做法是,先补锌后补钙,两者间隔30分钟以上。

3

铁元素是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参与人体血氧的运输和存储,直接参与人体能量代谢。人过中年,对摄入的营养物质吸收利用率降低,消化功能减退,胃酸缺乏等均易造成缺铁。如果中老年女性出现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怕冷等问题,都可能是由于缺铁性贫血所致,可多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木耳、猪肝等。

4

维生素D

研究显示,维生素D可调节血压、体重及心情。人体缺乏这类维生素,可导致软骨病、骨质疏松、骨痛和肌无力等。一般来说,人体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通过晒太阳,依靠自身皮肤合成;二是食补,可适当多吃些多脂鱼(沙丁鱼、金枪鱼)、鸡蛋、奶类等。中老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5

B族维生素

调查显示,超过20%的中老年人缺乏B族维生素,而缺乏维生素B12者更普遍。此类营养素的缺乏容易引起代谢障碍,使人出现食欲不振,可能诱发便秘、神经炎等问题。B族维生素的最常见来源是粗粮、豆类和薯类。不爱吃这类食物的人,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选择膳食补充剂。但不建议痛风患者大量补充,以免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 end •

文字来源丨医药星期三

图片来源丨网络

编辑 | 彭海波 农小春 曹琤媛

“健康杏林”是《医药星期三》报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医药星期三》报是全国邮发的,以中医药治疗为特色的,刊发医药保健、健康养生知识为主的专业保健科普报。开设有“中华医药””中医精粹“”民族医药“”药膳食疗“等中医专版。全国邮发代号47-66.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