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鼎边糊,最贴近味蕾的美食,不止一个“鲜”字

假如你对回到故乡的福州人说带他去吃最地道的鼎边糊,你一定会收到他眼底兴奋。一碗鼎边糊最能慰藉思乡怀旧的肺腑。

清爽的鼎边糊

“鼎”用现代普通话的叫法称为“锅”,所以鼎边糊现在大众的叫法是锅边糊。时代变迁后,它依旧是那种最能慰乡情的平民食物。

福州街头有不少“连江海鲜锅边”,这种单碗煮出的个性化的海鲜锅边,老福州人很不屑。固然“鲜”不可少,但不纯粹是”海鲜”,地道福州风味的锅边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土灶、大铁锅、鲎勺、虾油、芹菜、葱等构成的集合。

做鼎边糊用到的鲎勺(图片 | 搜狗图片)

旧时,传统的福州人几乎家家都会做鼎边糊。每到立夏,福州十邑乡民都要“做夏”。

这时节已进入农忙期,这一天人们下田劳动前不仅要吃鼎边糊和碗糕(酒杯大小,米做的发糕),乡邻间还要互赠分享,借以联络感情,这跟福州人爱惜尊重乡邻关系的传统有关,老话儿叫“金厝边银乡里”。

最家常的鼎边糊

说起鼎边糊的来历,流传最广泛的传说是:

明朝嘉靖年间,福建沿海城乡常遭倭寇骚扰,戚继光带兵入闽剿倭,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百姓经常送米粮犒劳戚家军。一日,戚家军到了福州南郊,当地乡民摆下八仙桌,烧上大灶,准备了各种食材要犒劳将士。突闻,一股倭寇来袭击,戚继光马上集合队伍准备出兵歼寇。百姓一看着急了,无论如何也要让将士们吃了饭再去打仗。不知是谁灵机一动,把准备好的各种食材肉丝、蚬子、金针、木耳、蛏干、干贝等一股脑混煮成清汤,把米浆刷于大鼎边,很快一锅美味的米糊煮成了,众将士饱食后奋勇上阵,把倭寇全部消灭。

后来,这种简单易做的食物流传开来,被称为“鼎边糊”。福州人常用“鼎边糊”来形容人和人之间的那种快速地熟络。

小店里卖的鼎边糊

在稻米为主食的福州地区,米时常被磨成粉或米浆,再与其他材料组合,或蒸或炸或煮加工成各种形态的美食。

地道的鼎边糊是用蚬子汁为汤底。福州水网密布,以前的闽江边河道旁随处可获得,所以蚬子十分便宜。蚬子加水清煮,壳肉捞出,留汤备用。选用晚稻浸泡一夜后,用石磨碾成米浆。

友农画《磨浆》(图片 | 福来鼎边店)

抆在鼎里的鼎边糊(图片 | 搜狐·小企999)

土灶旺火,火苗舔至鼎沿为最佳。等高汤烧至七八成热,用个小竹刷(有的人家用咸菜头、地瓜)沾点熟油,在锅边快速刷一遍。然后把磨好的米浆用小碗舀着沿着锅边一圈浇过去,本地福州话叫“抆”(抆有快速,环一圈的意味)。米浆要刚好挂壁在汤底的上而不流到汤里,这样保持锅里的汤清爽不糊。

正在分装的鼎边糊

只需片刻,米浆便在鼎边烙熟起卷,用锅铲快速刮到汤里,这样连续“抆”两三遍后在汤里撒些芹菜、葱、紫菜、熟鱼干、小咸菜等调味佐料,烧开后就可以起锅了。

出锅前放上一点虾油,用鲎勺装到一个大陶瓮中,吃的时候大瓮里的鼎边糊还要上下搅动一下。

油锅里的芋粿

汤,清而不糊,鲜而可口,汤里的米糊片口感劲道而滑润,那些添加的佐料,杂而微与糊的米香味相得益彰。

再就上点碗糕、芋粿、虾酥、海蛎饼、马耳朵等小食,感觉任何饕餮美味都不及这鼎边糊来的称意舒爽、肺腑生香。

END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