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六,新麦子馍馍熬羊肉”,六月六是啥日子?为啥吃馍和羊肉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总得找点乐子,想一点办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乐子,想的办法!小谈食刻和你一起认真对待吃下的食物!

导读:

前几日回老家的时候,我问起奶奶,农历的五六月份有啥饮食习俗没有,她告诉我,除了端午,就剩六月六了,说实话以前我并没有听到奶奶提到这个六月六,顿时就非常好奇,农历的六月初六有啥说法?奶奶讲,以前的日子比较的穷苦,她那一辈基本上都是挨饿,碰到饥荒的时候,连野外的树皮都没得吃,可不像现在,日子好了,啥都有的吃,所以对于老传统就基本都忘了。

从奶奶的话中,我算是知道六月六是一个什么日子了。老一辈人生活条件艰苦,只有在六月六的时候,才能尝到一些时令菜,或者说是吃一顿好的,因为六月六相当于下半年的开始,补充好体力,辛勤的劳作,下半年才不至于饿肚子。

“六月六,新麦子馍馍熬羊肉”,六月六是啥日子?为啥吃馍和羊肉。六月六属于民间的传统节日,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在饮食上,很多地方却是相同的,一是吃面食,另外则是吃羊肉。

至于为啥要吃面食和羊肉,有2个说法。

说法一:以前人们生活比较穷苦,平时没什么吃的,农历的六月初六相当于小年,也称为“半年节”,小年就是下半年的开始,所以把六月初六当作过年一样看待。

说法二:此时播种的农作物还有蔬果,都已经成熟了,我们当地就有“尝新”的说法,而“尝新”自然就不会错过面食,此外,民间一直还流传着“伏羊一碗汤,不劳神医开药方”,自此吃面食还有吃羊肉,就成为了六月初六必吃的两样应景食物。

事实上,吃馍吃羊肉,都是为了补充体力,同时也是在犒劳自己。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羊肉“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益肾气”,是助元阳、补精血、益劳损之佳品。夏天吃羊肉,能够起到去湿气、避寒冷、暖胃生津、保护胃肠的作用,而面食,容易消化,吃了不仅能补充体力,还能降暑热。

馍和羊肉,算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搭配,到了六月六大家可以在家做一道应景的羊肉泡馍解解馋。

所需食材:羊肉、碱面饼、粉丝、干木耳、茴香、花椒、辣椒、盐、胡椒粉

具体做法:羊肉放入到冷水中进行浸泡,浸泡好以后,放到一个大锅中焯水,大概2分钟左右,然后重新准备一锅水,放入花椒还有小茴香,再把焯水的羊肉放进去,砂锅煲3个小时左右,找一个大碗,里面放入用手掰成小碎块的碱面饼,然后放入煮好的粉丝、木耳,放入切好的羊肉,再来一点羊汤,加点盐和胡椒粉,喜欢吃辣椒的来点辣椒即可。

这种做法算是非常懒人的做法了,比较关键的是,提前熬煮好一大锅羊汤,熬羊汤的时候,先浸泡,然后焯水,再拿去炖,这样可以保证汤比较的纯正,喝的话,就很少会出现膻味了。

【食刻说】

六月六是民间的传统节日,这一天的饮食,主要是面食还有羊肉,而羊肉泡馍就很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了,吃起来也非常的营养。

【本文由“小谈食刻”原创,首发于百家号:“小谈食刻”,未经许可不得删改、盗用,侵权必究】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