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 >

过年晚上必须要吃的饺子,北方人最钟爱的面类视频

日期: 来源:舌尖上的美味收集编辑:饺子

在北方,有这样一种食物,立冬要吃它,防止冻掉耳朵;考试前要吃它,这样才能成为天之骄子,金榜题名;过年也要吃它,寓意着财源滚滚,平安喜乐。这样寓意着喜庆和美好的事物,每一个北方人都对它耳熟能详,这就是极具北方的特色的食物,饺子。

的菜和肉剁好,放在容器中待用。盛一大碗高筋粉,加水和面,知道面粉成团,放在容器中加盖密封,用来醒面。其目的是让饺子皮更加的劲道有弹性。在醒面的过程中,将事先准备好的馅料加入十三香、盐、酱油等作料调好。待面醒好后,将面揉一揉增强韧性,随后将面团揉成长条,再揪成小小的面团。面板上撒上干面粉,将小面团儿压扁后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薄面皮备用,最后每张面皮加入馅料再封好口,可爱的饺子就初步包好了。大火烧水,待水滚开后放入饺子,调小火煮,以此同时用漏勺轻轻搅拌,以避免饺子沉底粘锅。带饺子变圆浮起后,就可以将饺子捞起,出锅开吃。

在东北一带,吃饺子的时候习惯性的辅以蒜酱作为作料。将大蒜切末,倒入酱油腌制,这样的酱料,既不会影响饺子原有的风味,同时大蒜辛辣的味道可以中和饺子馅中肥肉多余的油腻,让饺子吃起来不腻不柴,一切都美味的刚刚好。

相传饺子原名“娇耳”,由我国的医圣张仲景发明,在明代以前,饺子一直都是作为点心的存在。但由于在我国古代的春节期间不可以动刀,所以从明代开始,储存方便、食用方便的饺子,就成为了过年时最合适的食物,过年吃饺子的习俗也就渐渐的流传了下来。

“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一句民谣,道出了饺子在北方人饮食中的重要地位。千百年的传承,加上总是出现在年节期间,饺子也被赋予了美好的意义。“上车饺子下车面”,饺子也用来给临行人送别,祝愿临行人能够出行平安,在他乡能够衣食无忧,万事顺心。

小小的饺子,承载了中国千年的文化,承载了北方人民对幸福、富裕的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说“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但在中国北方,唯有一份饺子,才能将美好的祝愿表达的淋漓尽致。

相关阅读

  • “走读山东” 品味临淄不一样的精彩

  • 临淄融媒讯 “对,就像这样一个个把褶子往前拉,感觉怎么样?”“噢!这样啊,明白了……”临近冬至,在临淄区辛店街道辛化社区,来自巴塞罗那的西班牙籍华人Angela正在社区工作人员和热
  • 健康提醒 | 失眠到什么程度要吃安眠药

  • “能不能帮我问问医生,失眠到什么程度要吃安眠药?”近日,66岁的王女士来电说,她这两年睡眠质量明显不如从前,但因为觉得吃安眠药对身体不好,一直没去就诊。因
  • 大同研发的第一台包饺子机

  • 如今多性能饺子机便捷、简单、轻巧,但最早研发出来的包饺子机却是较为庞大笨重的,1954年,大同发电厂的工人李国保就自主研制出了一台饺子机。  20世纪50
  • 义马:“暖心饺子”嘱平安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小萍 王雪红 通讯员 张龙彬“师傅,早上天冷,快来吃碗饺子,暖暖和和再下井。”“手工饺子就是香,辛苦你们了,一大早都来为我们煮饺子。
  • 冬至,上大与你分享这些温度与祝福!

  • 2022年12月22日我们迎来“冬至”节气!这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是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国
  • 一碗“天水扁食”忆乡愁 情到浓时味更滋

  •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说起美食,总是温暖而又绵长,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关于家乡美食的眷恋,它不仅仅是精美绝伦的舌尖佳肴,更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抹乡

热门文章

  • 菩济本草穴位贴

  • 1、穴位贴适合什么样的年龄段? 答。一周岁以上的儿童都可以使用 低于一岁得因为年纪太小,身体的各项机能都没有发育完善。身体可能适应不了 穴位贴有不适用人群吗? 1⃣孕妇不可
  • 全班一起吃的零食,班级晚会吃的小零食

  • 同学们的学习压力较大,平时可以适当地放松心情,如运动、听听音乐,班级还会准备晚会,让同学们集体参加,活跃气氛。举行班级晚会,零食是不可少的,有哪些零食适合学生一起吃的呢,下面就

最新文章

  • 东部战区在台岛周边实战化演练!

  • 据“东部战区”微信公众号1月8日消息,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1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海空域组织诸军兵种联合战备警巡和实战化演练,重点演练对陆
  • 联合国秘书长也谴责了

  • 古特雷斯谴责冲击巴西政府机构的行为 当地时间1月8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谴责对巴西政府机构的冲击行为。他强调,巴西人民的意愿以及民主机构必须得到尊重
  • 2023年传媒业内容生产创新展望

  • 作者:王佳航(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白映雪(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第1期2022年对中国传媒业而言颇为重要,取得诸多发展
  • 九江春运加开旅客列车65趟,预计发送141.8万人次

  • 九江新闻网讯(代建力 桂传芳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陈沽玥)2023年春运自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为期40天。根据车票预售情况和大数据分析预测,2023年春运,九江车务段预计发送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