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料,火锅能成为重庆美食TOP1,竟然是依靠皇帝上位的!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火锅在一千多年的岁月里圈粉无数,这其中就有好多名人老饕!

1

兔火锅发烧友——林洪

南宋学者林洪去拜访隐士止止师,路上捉住了一只兔子,见了止止师就问他会不会烤兔肉。止止师在桌上放个生炭小火炉,炉上架口汤锅,等汤开了两人便夹着薄兔肉片在锅中涮熟,蘸着用酒、酱、椒、桂做成的调味汁吃,再以香醇美酒对饮几杯,甚是痛快。林洪吃过后,觉得这种吃法很是鲜美,还为此取了个“拨霞供”的美名,兔肉火锅的做法也因他在民间传扬开来,并延续至今。

涮锅忠实粉——忽必烈

2

忽必烈在征战时,因麾下的战士们思乡心切,他就让厨子准备羊肉鼓舞士气。没过多久,部队突然开拔,但羊肉还没准备好,忽必烈当时火气就上来了,非把羊肉吃到嘴不可。厨子情急之下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入开水中烫熟,加入葱花以及各种调料,让忽必烈吃得赞不绝口。后来忽必烈当上皇帝,对这道菜念念不忘,让厨子将其重现出来并赐名“涮羊肉”。这道料理在清朝传扬出去,更是达到了提起羊肉便避不开涮羊肉的程度。

3

火锅Party爱好者——乾隆

乾隆喜食火锅,多次下江南,每到一地,当地都备有火锅。乾隆在86岁那年举办千叟宴,当时和珅突发奇想,以火锅取代菜品。这种做法让所有宾客都吃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据说当时全席共上火锅1550个,这使得此次千叟宴成了有史以来最盛大的火锅盛宴。

火锅所经历的变化与发展,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吃货本质的体现。正是人们追逐着吃得更好、更热闹,让火锅焕发出巨大的魅力,发展出独特的饮食文化。

在重庆火锅的魅力得到最极致的渲染。这里有一万种相遇增进感情的方式,一锅火锅,二两小酒,无疑是重庆人最爱的那一种。当热情如火的火锅遇上香醇绵柔的小酒,惺惺之情油然而生。人生快意,不过如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