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吃每天只做一锅,这家小店想法是否有点奇特?

武汉豆皮

比起知名度最高的热干面

豆皮更贴近武汉这座城市的灵魂

滚烫野生透着一股烟火气

热气蒸腾中师傅利落地翻个面

金黄的蛋皮上撒满一层葱花

浓厚的汁水渗到油亮的糯米里

油汪汪金灿灿看的人直咽口水

如果能在郑州吃到这样的豆皮

想想就觉得过瘾

现在想吃什么方便多了,街边、商场、外卖,还有什么是不容易吃到的,或者以前能吃到现在吃不到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早餐吃了冒?”“一份豆皮一碗蛋酒,蛮好。”豆皮,在武汉这座早餐之都的美食清单里,也算个中翘楚。以前想吃顿地道的豆皮,得长途跋涉去武汉。现在令吃货欣喜的是,郑州也能吃到武汉特色豆皮了。

“形状方而薄、色泽金而黄、味道香而醉”,武汉豆皮油重味厚、外焦内软,看似普通的外表下,浸透了老武汉的市井味道。外皮是用高筋粉和好的面糊,在热锅上煎成又圆又大的薄饼,再打入鸡蛋液煎成金黄。

糯米浸泡一夜后蒸熟,趁热均匀铺在做好的外皮上,就可以放炒好的馅料了。香菇、香干、五花肉调成馅料,这样也最大程度地保持了武汉豆皮的原汁原味。

铺馅料的时候要用力把菜压到糯米上,这样做一是让馅、糯米和皮紧密结合,豆皮吃起来会更筋道,二是能把馅料里的汤汁压到糯米里,保证豆皮入味。

煎豆皮最讲究的就是火候,火猛了容易粘锅,火小了做不熟。火要大小合适,铁锅还要不断地转动,保证豆皮能够均匀受热。当外皮变成金黄色的时候,就要翻锅了。

◆ 翻锅 ◆

师傅两手端着锅沿,用力一抖,整块豆皮利落地在空中翻了个面落入锅中。据说现在会这一手的师傅可真是不多了。再淋上两勺卤汁,小火煎几分钟就可以出锅了。脆脆的外皮、粘粘的糯米、香香的馅料,端到前厅不到十分钟就被食客一抢而空。

店主冯大姐是土生土长的湖北人,九十年代就来到郑州了,最初是在西郊卖热干面,03年才和老公焦大哥开起了这家专卖武汉小吃的小店。除了原有的热干面外,现在豆皮和炒菜也慢慢成了店里的特色。

◆ 武汉热干面 ◆

寒来暑往,小店在经一路一开就是十四年。焦大哥在后厨带着伙计们炒菜,冯大姐在柜台招呼客人,老食客来店里都会和他们打招呼。

◆ 莲藕炖大骨头 ◆

◆ 手撕盘龙鳝 ◆

“猪蹄、盘龙鳝、泥鳅、辣子鱼……我们做的基本上都是老家特色。”焦大哥平时话不多,但提起自己的手艺,脸上都是掩不住的兴奋和自信。

别人家感叹餐饮生意不好做,自己家的豆皮供不应求,冯大姐拒绝用更现代快捷的方法,坚持每天只做一锅。“这么多年了,我们一直坚持用这种原始的方法做豆皮,其实也不是图挣钱,就是想把家乡的传统和特色发扬一下,让郑州喜欢吃豆皮的人在我这能吃到这一口儿。”(ps:豆皮只有中午才供应噢)

- 武汉豆皮的二三事 -

店名:武汉名吃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与农业路交叉口北30米(点击导航)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